投稿書評|秋天的況味
推薦指數:
2013.05.21 更新
一ˋ選文:秋天的況味二ˋ學貫中西的幽默大師-林語堂:
為德國語言學博士,他的著作類型廣泛,還曾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受中西各地文學肯定o在他寫作的其中一個時期,曾致力創作"幽默"."性靈"類型的著作,因此稱之為學貫中西的幽默大師o
三ˋ佳句摘錄:
1.秋天的黃昏,一人獨坐在沙發上抽菸,看煙頭白灰之下露出紅光,微微透露出暖氣,心頭的情緒便跟著那藍煙繚繞而上,一樣的輕鬆,一樣的自在o
2.然而秋確有另一意味,沒有春天的陽氣勃勃,也沒有夏天的炎烈迫人,也不像冬天之全人於枯槁凋零,我所愛的是秋林古氣磅礡氣象o有人以老氣橫秋罵人,可見是不懂得秋林古色之滋味o
3.秋是代表成熟,對於春天之明媚嬌豔,夏日之茂密濃深,都是過來人,不足為奇了o所以其色淡,葉多黃,有古色蒼蘢之慨,不單以蔥翠崢嶸了o
4.那時的溫和,如我煙上的紅灰,只是一股薰熱的溫香罷了o或如文人已排脫下筆驚人的格調,而漸趨純熟練達,弘毅堅實,其文讀來有深長意味o這就是莊子所謂"正得秋而萬寶成"結實的意義o
5.使我最佩服的是鄧肯的佳句:"世人只會吟詠春天與戀愛,真無道裡o須知秋天的景色,更華麗,更恢奇,而秋天的快樂有萬倍的雄壯,經騎,育利o我真可憐那些婦女識見偏狹,使他們錯過愛之秋天的宏大的贈賜o"若鄧肯者,可謂識趣之人o
四ˋ與文對話:
1.這篇文章可分哪幾個層次,重點各為何?
答:第一個層次是喜愛秋天古氣磅礡的氣象,用秋天和其他季節做相比,顯出秋天之美o第二個層次是他愛的為初秋而非晚秋,提及初秋的暄氣消,月圓.桂花之好,喜愛初秋的溫和純熟o第三個層次即為秋給人之感-古老.純熟,轉描寫秋的古趣o
2.作者對秋天況味的讚美為何?
答:"秋天的快樂有萬倍的雄壯,驚奇,郁麗o"秋天古色,與春夏冬相比,更加令人喜愛o卻只有懂的人,才能體會o
3.作者善用比喻ˋ誇張來突出秋天的"況味",令人彷彿聞到秋天的味道,請舉例說明o
答:"那時的溫和,如我煙上的紅灰,只是一股薰熱的溫香罷了o"-運用紅灰比喻秋之溫和,就像一股溫香o"或如文人已排脫下筆驚人的格調,而漸趨純熟練達,弘毅堅實,其文讀來有深長意味o這就是莊子所謂"正得秋而萬寶成"結實的意義o"-秋的純熟,就像文人創作到了後期,漸趨溫潤醇熟,沒有那種一語道破的驚人氣勢o
五ˋ心得:
四季大家最愛的通常不過都是春夏兩季,春日草木盛開,百花齊放,夏時荷塘蛙鳴,綠意盎然,許多人認為秋天樹葉落盡,是個悲傷的季節,只有少數人像林語堂一樣認為它古氣磅礡o我覺得林語堂可與陶淵明.周敦頤相為比擬,五柳先生獨愛菊,濂溪先生獨愛蓮,玉堂先生獨愛秋,這三者豈不是有異曲同工之妙?此三人,也展現了不媚世隨俗的高尚情操o
此篇文章已有 {{article.like_count | currency '' 0 }} 人讚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