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書評|愛就注定一生的漂泊
推薦指數:
2017.09.23 更新
對一個十六歲的中學生來說,「愛」這個字太過抽象難懂,因為未經過人生歷練的我並未深入了解「愛」是什麼,為何作者能如此輕易的談論如此抽象的東西,難道「愛」是能夠輕易說出口的東西嗎?可是當我在看這本書時,我發現作者喜歡什麼、討厭什麼,都毫無保留的呈現給讀者。作者在寫「人群之愛」的時候,提到人們的等級分化以及歧視,我不禁懷疑,為什麼人類總是不認同跟自己不一樣的人,甚至就像把他們踩在自己的腳底下般的蹂躪,美國白人歧視黑人,將他們販賣作奴隸,住在豪宅的富人看不起住在國宅的居民,「兩千萬元的房子,就要有兩千萬元身價的鄰居!」,印度的種姓制度……諸如此類,我認為,他們如此自視清高,不把別人放在眼裡,卻不知道他們這樣的看不起別人,等於是顯現出他的愚昧,學會尊重他人,別人也會尊重自己,希望我不要和那些人一樣,貶低了他人,也同時貶低了自己。彰顯自己不必否定他人,我們可以不贊同,但不能完全否定,如果發現這個社會的不公平,與其抱怨,不如創造一個公平的社會。
記得有一篇是在寫有關於回饋的愛,裡面提到許多長輩都會為了孩子而犧牲自己許多東西,而把最好的東西留給子女。想起自己常常為了自己的私慾,向爸媽要求許多東西,很多事情也是要仰賴他們的幫助,可是我卻忽略他們在接受我們的要求時所犧牲的時間以及金錢,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不禁由衷的感到慚愧。
作者的兒子在母親節送給媽媽一個花型布偶,藍色的花瓣圍繞著花的中心,那花的中心是一張白白的臉孔,裡頭畫著一雙失神並充血的眼睛,花盆裡則插著「超級媽媽」的小牌子。看到書中附上的玩偶的照片,雖然感慨,但同時也讓人會心一笑。許多媽媽們往往為了一個家庭,將自己搞的像這一朵花一樣臉色蒼白、眼睛失神、充血,卻又要對家人硬擠出一個扭曲的笑容,「母親,不論他天生是否強壯,他婚前是否嬌弱,似乎只要成為母親,就自然變成了『超級媽媽』。他必須『超級』,否則就不配作『媽媽』」,我的媽媽就是這樣的「超級媽媽」,但是她萬萬沒有想到,相較於我們自己想要的東西,我們最重視的就是家人的健康,天天早起晚睡忙的筋疲力竭,每個子女看在眼裡多少都會有些不捨,所以我希望自己能像劉墉一樣用盡全力去愛我的媽媽,以報答媽媽生下我,讓我能夠存在在這個世界上的恩情。
從前總是接受別人愛的我,從未真正了解過愛的意義。愛是什麼呢?直到看完這本書才了解到,原來愛並不只侷限於親朋好友的愛,愛是可以很廣的!小可以小到石頭,大可以大至天地,即使是那一小小的生命,也可以展現出廣大無私的愛。
從小到大我接受著天地萬物的愛,而我卻未曾真正好好愛一個人,原來愛不只是接受,還有付出,不前學校才邀請到沈芯菱姐姐來我們學校演講,計的在演講時我聽到一首個,歌詞好像是「白雲奉獻給藍天,星光奉獻給黑夜,我拿什麼奉獻給你,我的愛人……」,要會接受更要會付出,那才是愛,再沈芯菱演講同時也提到了一個沒有雙手的男生,用腳在琴鍵上彈奏出優美的音符,我心裡納悶:「有手的人都未必能彈得這麼好,為何他能如此厲害?」,現在知道,那是愛驅使他變得更堅強,他說了一句話:「要麼趕緊死,要麼精采的活。」世界上有那麼多人身體殘缺卻能精采的活著,好手好腳的我們又能抱怨什麼呢?在還能愛的時候痛痛快快的燃燒自己吧!
此篇文章已有 {{article.like_count | currency '' 0 }} 人讚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