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博客來
青春博客來閱讀平台

網站功能選單

(快訊) 「2025閱讀全壘打」青春徵文活動開始嘍!!

會員登入

忘記密碼

Edna

書房名稱:

  • 收藏本數

    10

  • 投稿文章數

    11

  • 書摘

    0

  • 累積按讚數

    5

  • 受邀次數

    0

  • 瀏覽數

    39

  • 收藏文章數

    1

個人文章

投稿書評|收集孩子的人這本書的感想~

推薦指數:

2017.09.07 更新

作者以各種角色的觀點、心情為出發點,以角色替換方式來了解全局,除了能盡速掌握劇情而且也能去體會角色的不同處境。收集孩子的人這一本書是在描述一位具有戀童癖殺人犯的故事。這位殺人犯從小就失去父親,而他唯一最信任的的哥哥為了替他報復霸凌他的同學而身負重傷死了。他從小就很喜歡看著小動物流血的模樣,他開始殺掉他能力所及範圍的動物,這個行為讓她覺得自己擁有對事物的支配感還有活下去的動力,他的母親基本上不太管他,自從他的親哥哥死後埋葬,他就開始厭恨母親,他不希望哥哥因母親私自舉辦葬禮而就此離開他。他犯下的第一個殺人案並不是故意的,由於青少年的好奇心,他和其他朋友夜深開車去公路旁嬉戲、打賭,而從高處向下砸出巨石擊中一輛剛駛來的車子,造成乘客一死一傷,過沒多久警方找上他,他試圖以謊言來躲過一劫但他的母親並無如他預期的替他說話而被帶走了。之後他犯下種種的殺童事件在他的心理並無產生任何不安情緒,他覺得自己正在救贖這些孩子,認為他們死後就不用再遭遇人世間的痛苦,作者把殺人這件事合理化,使這成了維背道德倫理的一大衝突,但,我認為這個犯人欠缺一個很重要的一個東西,那就是─同理心。如果有了同理心就會開始思考對方的想法,就不會在他人恐懼之下殺了他們,他們在這世間都還有著能帶給他們幸福得地方,不能因自己的私自主意而奪取他人的生命,造成許多家庭的幸福破滅,最後,結局是他在法庭上被他所殺害的男童父親朝他頭上開了一槍而死去,雖然我們無從得知死後的世界是否美好,但在這世上一定有個願意去接納你的地方。生命一旦結束就無法重來,在這個情況下殺人犯無法了解生命的重要性,是一大缺憾。作者描述各個角色的背後故事,以殺童事件將其統整串連,細膩的手法彷彿像是真實發生,令人佩服!這本看完讓我重新對生命有了新的看法,且了解到活著的每分每秒是如此地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