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書評|〈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
推薦指數:
2013.01.18 更新
在文章一開頭,敘述者便以「我這樣的一個女子,其實是不適宜和任何人戀愛的」寫出有些無奈、悲哀的愛情觀,接著又以「我想,我所以會陷入目前的不可自拔的處境,完全是由於命運對我作了殘酷的擺佈,對於命運,我是沒有辦法反擊的」道出自己「認命」的心態,並將一切原因歸咎於命運;也許她嘗試過反擊,但失敗了,也許她根本沒嘗試過。文中透過敘述者的自言自語剖析自我,在此,已可認定她所抱持的態度,是帶著一絲畏縮、怯懦,她不敢反抗命運安排,只是逆來順受,平平淡淡的活著。然而,很多時候又感受得到她內心的糾結與矛盾:「對於這些事情,後悔已經太遲了,而事實上,後悔或者不後悔,分別也變得不太重要」換個角度思考,她早就知曉事情會如何發展,如何結束,所有事情皆在命運束縛之下進行著,她甚至不帶絲毫怨尤。
隨著情節的開展,朋友們因為她的職業而遠離她,一開始她不斷解釋,但結果卻是「我的誠實使我失去了幾乎所有的朋友」,所以她漸漸的封閉自己,就如沒有對夏的問題提出答案時加以解釋,「一則是由於我怕他也會因此驚懼,我是不可以再由於自己的奇異職業而使我周遭的朋友感到不安,這樣我將更不能原諒我自己;其次,是由於我原是一個不懂得表達自己的意思的人,長期以來,我同時習慣了保持沉默」她習慣一切既定的發展,即使最後終將破滅,也有了心理準備。
在整篇小說中,怡芬姑母所扮演的角色其實是敘述者的自我投射,潛移默化之中,怡芬姑母的一切悄悄滲入她的生命,無論外形、個性特質、習慣……,皆是如此。也寫出她自己為何甘於現狀的原因:「像我這樣一個讀書不多,知識程度低的女子,有什麼能力到這個狼吞虎嚥、弱肉強食的世界上去和別的人競爭呢?」呼應前文「我是一個不懂得保護自己的人,我的舉止和言語,都會使我永遠成為別人的笑柄」
她是個矛盾的人。她一直以不同的標準看待他人與自己,對於命運,抑或對於愛情。當聽聞兄弟因情路坎坷,興起結束生命的念頭,她感到疑惑、唏噓:「長長的一生為什麼就對命運低頭了呢?」;她不願替自殺的情侶化妝,因她認為:「他的行為是一種極端懦弱的行為,一個沒有勇氣向命運反擊的人,從我自己出發,應該是我不屑一顧的」。但前段也提到她之所以選擇這職業的原因:「怡芬姑母希望我是她的化妝師,而我,我只希望憑我的技藝,能夠創造一個『最安詳的死者』出來」兩人的願望織就她的命運,即使有機會改變命運,她還是選擇了這條路。
而怡芬姑母將絕技傳授給她的一大原因是:「我並非一個膽怯的人」,且姑母預感兩人會面臨相同的命運;對於命運軌道的執著造就了她不變的觀點。但文後藉由死者的遭遇寫出不能掌握命運,因而屈服其下的觀念,敘述者對於命運,何嘗不是一種妥協態度?
文末揭開大眾對於死亡的恐懼,其實都源自不敢坦然面對。愛情在死亡面前是什麼樣的存在,是勇氣的考驗?抑或始終逃不出一個人的宿命?敘述者大概是相信命運更多一些的吧。
此篇文章已有 {{article.like_count | currency '' 0 }} 人讚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