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書評|當有一天我們再熟悉不過的東西變成了另一個世界的產物
推薦指數:
2016.04.14 更新
文字,是我們每一天都會接觸到的東西,不管是一早起來要讀的報紙、上學時路上的公車站牌,抑或是我們上課時的課本,都會出現。總的來說,文字與我們息息相關、息影不離,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東西。如果有天,我們再熟悉不過的文字突然全變了調,看起來既像是韓文又或是火星文那樣,我們會作何感想呢?雖然這本書並不是以自傳的方式寫成的,反倒像是創造出一個角色,再賦予他生命,但是卻非常的真實,因為這是作者親身經歷過的事。「失讀失寫症」,是由於中風所引發的後遺症。雖然比起其他病患,這個後遺症或許已經算是很輕微的了。但是,對於一個作家兼忠實的讀者來說,卻是一個大問題!讀書對他而言就像是每天都要吃飯那樣,是不可或缺的。雖然他仍能夠寫,但卻無法讀自己所寫出來的文字,他也曾想過如果自己寫完後再請其他人或用機器幫他讀出來呢?還是跟出版社說自己的文章是不能改的呢?作者為了克服這個障礙,在康復中心及醫院待了很長的時間,書中也有提到許多作者有感而發的想法。幸運的是,作者最後仍克服了,雖然不可能像以前一樣那麼流暢、那麼「理所當然」的讀,但是卻也有一定的水準。
這本書讓我感觸最深的地方就是,當我們總認為「理所當然」的事,其實不一定是理所當然的,應該要對於自己所擁有的而感到感激。另外,這本書也讓我深刻地體會到當你身為一個病人時的心境。其中,作者曾提到自己因為中風必須要留院觀察的緣故,在醫院待了一段時間,在病床上躺了一段時間導致身體都變得虛弱,而醫院把病人留在床上的原因就是便於管理--「他們把妳放在可以找到的地方,這樣做是很有效率的」,讓我體會到了身為一個病人的無奈。
此篇文章已有 {{article.like_count | currency '' 0 }} 人讚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