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書評|康雍乾之雍正大帝
推薦指數:
2013.05.28 更新
雍正名愛新覺羅‧胤禛是康熙的第四子,對於雍正的即位眾說紛紜,但隨著少年雍正在各種事情的表現下,令康熙對他改觀了不少,而在當了二十年的太子歷經兩次廢立,令康熙不願先立太子才會造成有雍正奪位之說,而且在康熙晚年胤禛已經掌握及處理不少政事,所以我不認為康熙會傳位十四子而非四子的雍正帝。幼時雍正就離開了生母,接受皇貴妃撫養也因此令雍正與生母疏離。而幼時雍正因心情控管不好,使得心腹太監小鐘用代其出家,但也因這件事讓胤禛更成熟。不久後,胤禛和眾皇子前去祭孔,堅決不用皇帝使用的儀仗且對孔子遺像行跪拜禮。此事後,黃淮水災胤禛前去救災也認識了位治河人士,人稱「河神」-陳天一,雖然胤禛治水有功,但私自開倉賑災及調用士紳,功過相抵還被派往江南「借糧還糧」,但也因此次江南行讓胤禛徹底的掃毒,以上等等事蹟也看出雍正的能力,也是日後爭儲最大的武器。
隨著大阿哥和太子黨之爭,康熙先後廢除了剷除鰲拜的功臣- 明珠和索額圖,而太子私結交大臣令康熙不滿,在徹底打壓太子及太子勢力後,產生了太子之爭,八爺積極活動但仍犯下結交大臣的錯誤,使得爭儲失敗,雖然康熙末年未設太子,但康熙對胤禛所下放的權限,我認為康熙屬意胤禛即位,而胤禛即「康雍乾」的雍正帝。
此篇文章已有 {{article.like_count | currency '' 0 }} 人讚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