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書評|閱讀心得
推薦指數:
2016.02.13 更新
相關書訊: 一旦罹患失智症,就只能無助走向不可逆的遺忘之路?所有療程都要花大錢才有效?照護失智症患者的生活,只有走過的人,才知其甘苦,但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台灣80歲以上的老人,幾乎每4個人就有1位是失智症患者;失智者協會的資料也顯示,台灣的失智人口到2060年時,將逼近80萬人,照顧失智老人的社會成本,將成為下一個青壯年世代非常沉重的負擔。親自照顧失智父親多年的伊佳奇,依據親身經歷,出版了《趁你還記得》一書,字字都可當成失智照護者的聖典指南。新書《趁你還記得》,是華人社會第一本介紹以非藥物療法融入日常生活中的失智症照護方式的書,提供本土化、生活化的實用方式,其中提供包括懷舊療法、運動療法、認知療法、音樂療法、藝術療法、寵物療法、園藝療法、芳香療法及按摩療法等,幫助失智症家庭獲得更多照護知識與技能。
內容摘要:讓我學到:接受事實,並利用這些良好的習慣去幫助他,重新建立一個良好的習慣。p55。如果能將其是為家庭的一份子看待,尊重工作權及文化,配合暢通的溝通與互動,這份情誼會維持家庭的生活品質,維繫家庭親情。p133。如果能安排家人每天輪流去機構陪伴長者,也可減少有被遺棄的感覺,更爭近照護品質,讓長者有更好的晚年。P139。
我的觀點:在現在的社會裡有越來越多「老人失智症」這樣的病情發生,65歲以上人口約2.5~5%有失智症,因此估計台灣有五萬到十萬的失智人口。其盛行率隨著年齡增加,約每增加五歲即增加一倍,所以80歲以上的老年人約20%有失智症,人只要一老就會有非常多的病症發生在自己身上,越來越虛弱,也會忘掉越來越多的人、事、物對我來說這是非常可怕的,自己無法控制自己的腦袋,人生所有珍貴的事物正在逐漸的剝落,記憶的拼圖一塊塊的消失,直到死亡,這不讓人覺得悲哀嗎,網路上表示「失智症」人口越來越多,癌症還有先進藥物,但失智症藥物的控制效果有限,未來比癌症問題嚴重,對社會是沈重的負擔;「趁你還記得」教會了怎麼去照顧這一些失智症老人,使他們生活充實,不會那麼容易忘記事物,怎麼去愛護他們,也不會因為年老,而活的不光彩,人生中的最後幾頁,當然想要盡可能的增加內容囉,這一種病症什麼時候會發生我們不知道,這是一個無形刀刃,所以當老的時候盡量做一點激盪大腦的事情,避免自己的大腦退化,還要做好規律的生活,不要讓生活作息亂掉,多從事這些休閒活動同時也可提升生活品質,關於飲食部分高脂肪、高熱量的飲食也會增加失智症的機會。多攝取魚類及富含多元不飽和脂肪的食物(紅花籽油、粟米油、大豆油、葵花籽油及果仁等)可以減少失智的危險。至於補充維他命C和E、以及一些抗氧化劑(如胡蘿蔔素)、銀杏萃取物等,對我來說,我可不想因為失智症就讓自己生命中最後的時光全部浪費掉,所以當然盡量的避免,珍惜最後的最後。
討論議題:關於失智症老人我們該如何去面對他們呢?我認為應該全套的照顧,而且要時常的去跟他們互動,避免讓他們感到無聊,用真心去照顧他們,才是最好的服務。
此篇文章已有 {{article.like_count | currency '' 0 }} 人讚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