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書評|別相信任何人
推薦指數:
2015.06.28 更新
這本書在故事開始之前,放了一首伊朗作家帕維斯的詩作:我生於明日 活在今日 死於昨日-刻在倫敦北郊漢普斯特公園的木質長椅上
一頁又一頁的,我彷彿變成故事中正在讀日記的克莉絲汀,跟著他的腳步探索。隨著一天一天的日記,逐漸明白一些事情,但也開始跟克莉絲汀一樣,對一些地方產生了懷疑。比如說當克莉絲汀想起她懷過孕並生了個孩子叫亞當時,會生氣班恩沒有告訴她;當她回憶起曾在年輕時參加一場派對上的一個朋友,想不起那朋友的名字,卻感覺是一輩子的好友,但是班恩卻告訴她從來沒有這樣的一個人;當她在參觀以前住過的房子時,回想到曾經在餐廳用打字機寫她的第二部小說,便很驚訝地知道原來自己並不像班恩所說的是個祕書而是位作家。我頓時有些困惑,有些迷惘,是不是自己沒讀熟……但兩邊的說詞都極具說服力,我只好帶著滿腹問號讀下去。這本書的設計實在令人驚嘆。這樣的懸疑不同於推理小說「兇手是誰?」的疑惑,反而要提出「真有兇手嗎?」的疑惑。實在引人入勝。
最後的結局著實出乎我的意料,但我的母親好似看透了般,「我還不夠了解人性」的念頭油然而生呢。這樣的劇情安排我很有興趣,向大家推薦這本書!
此篇文章已有 {{article.like_count | currency '' 0 }} 人讚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