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博客來
青春博客來閱讀平台

網站功能選單

(快訊) 金馬影迷新世代青春徵文活動 團體獎學校出爐嘍,恭喜得獎學校!!

會員登入

忘記密碼
  • 收藏本數

    12

  • 投稿文章數

    12

  • 書摘

    0

  • 累積按讚數

    1

  • 受邀次數

    0

  • 瀏覽數

    39

  • 收藏文章數

    0

個人文章

投稿書評|看著書學著思考自己的人生

推薦指數:

2017.02.08 更新

「用筆寫下生死掙扎中的矛盾」在侯文詠短篇小說集中,作者侯文詠在前半以詼諧卻又有點帶刺的口吻描繪了臺灣的醫療體制,另外在後半則細膩的描寫醫生在面對生命和死亡的糾結與矛盾。侯文詠以一位麻醉科醫生的觀點,將他在崗位上所遭遇的種種,用文字一絲絲的紀錄起來,紮成一捆捆的小故事,讓讀者在比較輕鬆且溫情的環境下認識一位醫生眼裡的社會與現實。
在這一篇篇故事中,有一則令我難以忘懷,故事中闡述一位重症的病人因為積欠院方大筆的醫療費,因此依規定醫院必須終止一切醫療服務,其中還包含拔除人工呼吸器。這對一位醫生來說,就好像殺死一位病人一樣,因為這位病患無法在不藉由機器的幫助下活過三天,也因此沒有一位醫生願意將管子拔下。直到家屬不忍心看到自己的親人受苦,簽下器官移植同意書,才放棄了一切的醫療服務。
本篇《拔管》中作者站在「狠心地為病人拔管,看著病人過世、家屬哭泣」和「繼續讓病人接受治療直到病人自己捱不過去而過世」的兩難困境中。過去我們會覺得醫生應該要治好病人,畢竟救人是我們對於醫生長久以來的期待,但是透過這些故事我瞭解到在醫生的白袍下,依然和我們都一樣是個人,無法像神一般給出十全十美的解答,更無法做到全能。面對人生課題,需要的不是一位醫術高明的醫生,也不是一個答案,而是思考的過程,在困惑中慢慢摸索,以不同的面向去思考,走出真正的自己,一個藉著自己的思考所組成的自己,找到屬於自己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