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書評|解釋等於理由嗎?
推薦指數:
2017.01.26 更新
有多少人仗勢著自己身居高位,而以卑鄙做為通行證,用盡不道德的手法而無往不利。有多少人又在正義之下而公理的犧牲,為了追求公平的社會。面對這些問題,我們能否確實的向人說出事實的真話?這些都是需要擁有道德和勇氣的,以利讓人享受平等的待遇。然而,道德不僅僅是一種理念,而是更需要身體的力行來有所實踐。道德哲學在理解人性這一方面的提法,也就和其他哲學不盡相同。然而,道德絕對不是封建時代下的一個產物,隨著時代的改變,道德的價值觀也隨之改變。而我們必須要無分古今,學會辨明,活在現在的社會中,什麼樣的道德是我們最需要的。在教育的功利發展取向之下,我們的品格也就在長時間之下被漠視,人性的發展相對的也越來越不健全,所以,我們身為一個活在現代社會的人,在顧慮道德的同時,也或許該想想,品格和關係上是否也一樣都有顧慮到。此篇文章已有 {{article.like_count | currency '' 0 }} 人讚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