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書評|星星淚
推薦指數:
2017.09.23 更新
成績優異的杜予涵是師長眼中的優等生,這樣的孩子就該考台大,當個高材生,畢業後才能找到令人稱羨的高薪工作,平平淡淡的過完一生。這是媽媽幫予涵決定的人生,她也一直朝這條路前進。「你的夢想是什麼?」「我想當一名畫家」也許是梁少恒的詢問,讓予涵意識到自己是可以有夢想的,即使這份夢想一直被她深埋在心中,沒想過要實現,也不敢想會實現。小時候在少恒家中得到的溫暖,到後來少恒被迫搬家離開的畫面無不刺痛著予涵的心,多年後再次遇到梁少恒,那些回憶彷彿一一從記憶深處被勾起,漸漸清晰。再次的相遇,予涵便在不知不覺中愛上了少恒,什麼時候開始的呢?是在柏軒交了女友自己失控在他懷裡痛哭那天,還是她被媽媽打得半死少恒趕來送她到醫院之後,還是那個沒有意義的吻?原來自己對他已經產生了依賴,害怕著他的離去。
少恒不是一個壞孩子,即使他為了報復,犯下殺人未遂及縱火的罪刑,縱使他的出現只是為了報復伯軒一家。因為予涵知道,家人的離去對少恒來說是多麼大的傷害,他不會原諒那些傷害他的家人的人,雖然作法的確太過偏激了,但予涵無法對他置之不理,只想陪在他身邊,讓少恒知道他不是一個人。就算少恒千方百計地將他推離身邊,甚至決心不跟他聯絡,隻身離開,但予涵還是找到了他,離開家中跟少恒生活再一起,就算會傷了爸爸的心,辜負師長的期待,就算不能再畫畫,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她還是願意。
可是為什麼還是被分開了,被帶回家之後,予涵真的再也沒有少恒的消息,天天以淚洗面,學校的那些流言蜚語也已經不重要了,睡不好也吃不好。直到她發現自己懷了少恒的孩子,她想保護他們的孩子,可是還是被發現了,孩子也沒保住。受到刺激的予涵精神開始不正常,直到少恒的死,讓她從一連串的打擊中驚醒,接受了孩子離開的事實。故事的最後,予涵實現了她的夢想,也開了自己的巡迴畫展,也終要步上紅地毯。但有關少恒的回憶,從來沒忘過,未來也會記得。
痛,虐心的痛,到後面眼淚都是止不住的掉落。這個故事不單單是描述愛情,所帶出的的很多層面都是現實中常發生的案例,母親的暴力相向,師長的期望與夢想的衝突,高等生跟不良少年未婚懷孕,這些負面的資訊,我們常常在報章雜誌上看到,然後呢?隨口幾句批評,還是當作消遣,當作無聊生活中的一則笑話閱讀?沒有人會願意探討新聞的真相,沒有人會想知道背後的故事。少恒的存在與消失,沒有人會在乎,沒有人會像予涵一樣心痛,我們只是冷眼旁觀,繼續把不知情當作藉口。少恒的行為偏差正是這樣造成的,一旦被認定是壞孩子,就難再改觀,沒有人會去關心造成他這樣的背後原因,這個社會,缺少愛。
此篇文章已有 {{article.like_count | currency '' 0 }} 人讚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