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書評|母親的金手錶 閱讀心得
推薦指數:
2016.11.17 更新
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琦君的名字幾乎就是現代散文的代稱。她的作品跨越時空,隨手翻閱,都是感人熱淚,令人發笑的溫馨故事,而她筆下的人物更是栩栩如生,永不退色,所有中國人都愛讀。
母親的金手錶是水是故鄉甜與獲國家文藝獎的此處有仙桃二書精選。從難忘的往事、母親的手藝與生活隨筆,將時空定格,與讀友一起走進琦君有情世界:繽紛的童年、中國富努質樸溫煦的剪影,以及隨處可掬的人間美善。
內容摘錄:
跟母親一樣,金手錶對我們來說,不是報時,而是全家緊緊扣在一起的一種保證,一份象徵。我雖幼小,卻完全懂得母親寶愛金手錶的心意。(P.30)
可見人類愈是面對方便進步的現代文明,愈是懷念舊日,寶愛老骨董。(P.
214)
我的觀點:
這是我第一次認真的去閱讀琦君的作品。從她的各個散文都看得出她經歷的年代所發生的點點滴滴,也看得出在那些字句中所蘊含她想對讀者表達的溫馨訊息。這本《母親的金手錶》中收錄了許多有趣,感動,印象深刻的小故事,當然也包括了描寫與她有關的人的小故事,然而母親的金手錶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在母親的金手錶當中描述的是琦君母親的慈母之愛。在琦君要去上海前夕,她母親淚眼婆娑地要把已故丈夫給她的金手錶送給琦君。這段讓我深深感受到琦君母親偉大的母愛。可以把丈夫留給自己最寶貴的紀念品送給兒女的母親可不是說有就有。琦君當時流著眼淚婉謝母親的好意也很不簡單。這也是出自於琦君的好意。把父親留給母親的珍貴紀念品,身為女兒的她,只能讓手錶留在母親身邊,就是她當時唯一能做的孝行吧。在這之後的母親的行為更讓我感受到琦君母親為自己女兒著想的母愛。即使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即使自己逝世了,也不讓在上海努力求學的琦君得知。自己掛念著女兒,卻不願女兒得知自己的病情。慈母之愛,昊天罔極啊!雖然這段感動至極,但我感受到了一點點的殘忍。琦君大學畢業留校工作,第一個月的薪水就買了一隻手錶,要送給母親。但千辛萬苦從旱路趕回家,只為拜見母親,把禮物獻上,卻只見到兩個月前就已經默默逝世的母親。我可能一輩子都體會不到琦君當時的心情。只能說這份稚心的懺悔,實在是百身莫贖。我明白琦君母親不告訴琦君是出自於他的良心,但我只能說這真的是太悲傷了。琦君久違回到故鄉卻只能整理母親遺物。當琦君發現她母親最愛的金手錶,她把手錶取出,並開緊啟發條,把它放在耳邊。琦君彷彿聽見母親在對她頻頻叮嚀,但對我來說,那畫面就像母子兩人久違不見,並擁抱再一起。對我來說,這一段就是這散文的高潮部分啊!然而琦君在這散文的最後一句以:「有時想想,時光如真能隨著不發條就停擺的金手錶停留住,該有多麼好呢?」作為結尾。這巧妙地用金手錶點出了許多人至少都有想過一次的事:「如果能回到當時,那該有多麼好。」
在母親的金手錶當中不只描述了琦君母親偉大的母愛,也同樣敘述了當時鄉村婦女的節儉樸實的模樣。看著琦君小心翼翼地捧出那長長的絲絨盒子,輕輕地放在桌子上給大家看,就知道她雖笨拙但鄭重地寶愛著那隻手錶。在文中雖不起眼,但也看得出父親對母親的愛意。好不容易從杭州帶回了當時非常稀有的金手錶給母親。雖然在散文只有僅僅一句,但足夠證明父親的善意啊!能在短短五頁的散文裡帶出那麼多、那麼深奧的故事及意義。琦君的散文真的是被公認為最成功的典範。
除了母親的金手錶以外,這本書還收錄了其他琦君感人熱淚,令人發笑的溫馨散文。各個都值得閱讀。如果各位感到沒落時,隨手翻閱這本《母親的金手錶》保證讓你心滿意足。
討論議題
為何琦君母親能為自己女兒付出如此的多?
此篇文章已有 {{article.like_count | currency '' 0 }} 人讚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