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書評|齁!來看啦這本真的不錯,看完還可以順便寫生物小論文
推薦指數:
2016.11.14 更新
千紙鶴的眼淚一書是在述說一個在核能發電廠工作的工人—大內久,受到大量中子束射穿後,醫療人員在災後83天盡力照顧、試圖挽救他的生命的故事。起初在大內被中子束射穿後,除了他的皮膚微微紅腫之外,外表看起來並無大礙,甚至言笑自如。然而,一個禮拜過後,他的白血球極速下降,染色體破碎,體內免疫力直落谷底,只好移植妹妹的骨髓幹細胞。又過數天後,許多症狀一一出現,大內被醫療人員們用紗布、人工皮貼滿整身,臉也不例外,這時就連他的家人都認不清他的外貌了。到了後期,大內已全無反應,只剩下一顆心臟在跳動。
照護大內的期間,護士們看著大內從一個健康的人,漸漸衰弱。看著大內受到巨大的痛苦與折磨,他們開始猶豫,甚至質疑,究竟努力想救活大內是在幫助他?還是讓他受了更多的苦?這樣的作法的確十分矛盾,若換作是我,也很難決定要繼續搶救還是放棄治療。
最讓我感動的部分是大內的家人,尤其是大內的妻子。即使見到大內體無完膚,苦不堪言的樣子,大內的妻子也從不在他面前掉一滴眼淚。她總是抱著希望,帶著正能量的出現在大內面前。
看完本書後,我並不因此反對核能發電。的確,核災帶來許多悲傷與痛苦,但一切根本皆出自於人為疏失。若是當時核電廠不偷工減料、不訂定地下手冊,就不會有今天的悲劇發生。大內的犧牲,讓全世界更重視核能所可能帶來的災害。核能固然有風險,但是,難道燃煤發電就沒有風險嗎?因此相較於廢核,我更希望的是人們能更加嚴謹、更加妥善的利用核能。
此篇文章已有 {{article.like_count | currency '' 0 }} 人讚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