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書評|孔乙己
推薦指數:
2018.05.29 更新
這篇小說描寫孔乙己作為一個沒有考上秀才的讀書人,喪失了做人的尊嚴,淪落為小酒店裡人們嘲笑的對象,最後下場不明。根據小說的內容,因為他姓孔,別人便從描紅紙上的「上大人孔乙己」這半懂不懂的話里,替他取下一個綽號,叫作孔乙己。小說暴露了當時的一些社會問題,包括封建制度、科舉制度的弊病,以及人們趨炎附勢的表現等。孔乙己的性格好喝懶做,只顧飲酒,不善營生,做事又不負責任,替人抄書不到幾天,便連人和書籍紙張筆硯一併消失,結果自斷生計;讀書不成,又維持讀書人的空架子,說話總是之乎者也的;把偷書硬說是竊書;被人打斷了腿,卻強辯說是跌斷。考不到功名,寧願行乞、偷竊,也不願找個正經工作。但他對別人的挖苦、奚落都默然接受,偶爾會反駁,毫無自衛能力。他窮得只能買少量的茴香豆和酒,卻仍肯慷慨地分給小孩子吃。他極少拖欠酒錢;就算拖欠,也總沒忘記清還。
此篇文章已有 0 人讚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