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書評|管教,原來可以很幸福心得
推薦指數:
2019.11.18 更新
爸爸媽媽的管教方式不對,導致小孩觀念不對,就會變得叛逆。很多人常說小孩是父母的鏡子,父母怎麼做,小孩怎麼學。我覺得管教其實不一定需要打和罵,這只會造成反效果,小孩子犯錯就被打,漸漸的在他們的認知裡會形成「犯錯,就是該打」的觀念,等以後出了社會生了小孩,他們就會以小時候父母管教方式的認知去對待他們的小孩,一代傳承一代。本書說的很有道理,小孩子考試考不好,就不能買想要的東西?甚至還會被處罰?此舉只會讓小孩覺得「成績最重要,父母只愛成績」,就像我的父母,他們總說你想要什麼都考全科100來換;當我興高采烈的跟媽媽說我的成績比班上大多數的人高時,她讓我不要跟別人比較,但為什麼她卻能把我跟她朋友的小孩比較呢?總說哪個阿姨她小孩的成績考的多麼好,在我心裡,這就是在比較,不然為什麼我應該要知道他們的成績呢?成績雖然差,但我們努力過了,也許是不夠,那可以下一次再接再厲,而不是靠一次的成績來定奪小孩是否聰明。我媽媽曾說過,現在這階段最重要的是讀書,我自己也知道讀書很重要,但我覺得人際關係也是很重要的,人際關係不好,在班上有極大可能被排擠、霸凌,而她卻跟我說,人際關係什麼的一點都不重要,出社會之後根本用不到,但我想說的是,我們現在學的每一樣東西,誰出社會之後一定會用到?現在有多少孩子因為被霸凌被排擠而逃避上學,這只會達成反效果不是嗎?愛孩子、保護孩子的方式很多,愛孩子不一定要打、罵;保護孩子也不一定要限制他的行動或是禁足。此篇文章已有 {{article.like_count | currency '' 0 }} 人讚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