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書評|詮釋古文,探討昔今
推薦指數:
2020.02.26 更新
讀完這本書,我覺得我們讀這些古文、歷史對我們很有幫助,雖然朝代已經不盡相同,但是遇到的難題確是相近的,我們可以以古人為鏡,不要犯相同的錯誤,正面例子就值得我們仿效學習。燭之武有辦法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因為他對秦晉兩國微妙的關係早就瞭若指掌,所以故意針對這個弱點,勸退老謀深算的秦穆公。我們面對選擇時,有的人很快就做出決定,可能日後會後悔,有的人思考太久,可能會錯失機會,所以選擇時應該要審慎評估,並且有效率又正確地做出決定。
李斯成功說服了秦王,但是後來自己也被趙高說服了,兩者被說服的原因都是太看重名利。要去遊說別人時,一定會給對方好處,但是這些看似對對方有利的條件背後,遊說者也會盤算對自己有沒有利益,沒有人會虧待自己。相反的,別人說服自己的同時,很多人感覺對自己很有利就接受,其實自己可能正在慢慢掉入對方的陷阱。
秦國花了很長時間才成功統一,但是只在它短短的治理下,又丟掉了江山,原因就是百姓不滿施政者的治理方式和態度。從古至今,已經有很多前人所留下的例子,但是現在還是有很多執政者不懂這個道理,讓人民覺得政府靠不住,並不值得我們信任。現在的臺灣政府應該正視臺灣面臨的問題,而不是想著如何獲利,這樣只會增加人民的反彈和降低對他的信任度。
每一個朝代都有人敢對執政者說出它的缺點,如果聽進去的人,可以讓自己的國家更進步而且得到人民信任,因為這些給建議的人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自己能過好日子,並不會對國家有所傷害,聽不進去的執政者,可能還會反嗆回去,國家就會慢慢走向滅亡。我覺得臺灣最近的執政者就有點聽不進去的情況,經濟狀況一路下滑,不承認也不改進,我不知道執政者為什麼不願意聽真話。其實我們身邊也有許多人都不接受他人的指正,一直錯下去真的沒好處,適時聽聽別人的話可以讓自己進步。
柳宗元登上西山後,憂鬱的心情慢慢緩解,因為在西山上,可以看到四周的景觀,都非常渺小,把自己困住的永州只不過是一小塊地。我們生活中,常常會遇到低潮或是不如意的事,如果像柳宗元一樣,找一些可以讓自己放輕鬆的事情做,或是找到改善的方法,可以自己解決問題,可是一直以悲觀的態度來看待,只會讓自己繼續沉淪下去,不要把自己的心困在牢籠裡。
此篇文章已有 {{article.like_count | currency '' 0 }} 人讚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