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書評|《死去活來》 讀後心得
推薦指數:
2021.01.17 更新
最關心爸爸和我們這一輩的是爺爺奶奶,擔心兒輩在外工作可否有好好休息,擔心孫輩在讀書上可否有好好用功、為未來選好方向,他們望的是在年夜飯那一刻,所有子孫能回到家好好吃個飯、敘敘舊,但子孫在外忙碌,無法抽空回家看看,而他們這老一輩的望著窗,盼我們能回個家看看他們。我認為老一輩的在為了我們打拼一輩子後,最大的要求就是我們能回家聚聚,但我們太忙或嫌麻煩,遠走他鄉到外打拼也是為了家庭和他們老一輩的能過得安穩,就和上一篇心得一樣的矛盾,孝的選擇。
我把利益這一方面放到一旁來看這篇,一聽喪事,所有子孫通通回來,不論是基於孝順,還是為了遺產,這種場面不就是老人家想看到的嗎?但回來的原因是老人家去了,還真諷刺,我認為這就跟那些有名的畫家一樣,在他活著時,所畫的畫幾乎皆無價值,到後來他們離開後,後人將他們畫的價值提升,才將他們的畫視為無價之寶,到現在皆展設於羅浮宮等大型的藝術博物館,甚至還有一些宵小之輩不惜一切代價來偽作,吸收利益;我的意思是,人們在擁有這一切或沒去重視這一切時,都不去好好珍惜,等到失去了或終於重視了,才去珍惜。
其實我認為,老人家真正望的、所求的事情並不困難,他們望的就是子孫能回來一趟或打個電話報個平安就好,能讓他們老人家放下心裡那塊擔憂的石頭,有時回家看看他們,老人家才會放心,那孝道也能做到許多。
此篇文章已有 {{article.like_count | currency '' 0 }} 人讚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