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書評|《雪卡毒》試讀心得
推薦指數:
2023.02.09 更新
許久未接觸台灣本土作家的短篇小說作品,因此《雪卡毒》讀來特別感到新鮮,既熟悉又陌生的生活環境,儘管是虛構的,卻又讓人不免懷疑故事原型的人物,此刻正生活在台灣一隅。《雪卡毒》是魚販作家—林楷倫首部短篇小說集,他既是魚販,也是作家。因此在本書裡,個人覺得最大的特色便在於,將其二十多年的魚販生活中的經驗,將早期在市場工作的所見所聞,融入在這8篇作品裡。信手拈來便是某種魚類的科普小知識、習性,出海海釣、漁村生活的場景處處可見。
〈溪底無光〉故事裡那位嗜賭成性、得落跑到山區躲債避難的qnaiq,不惜違背泰雅族人禁忌,也要到溪底電魚。然後看著被電死的魚扭曲的身體,依然無可救藥、義無反顧地籌錢借貸賭博簽賭,一次次惡性循環,抱持著「有賭就有希望」,真是學不到教訓,可悲又無奈的人生。
「一個人換了立場會被稱為叛徒,讓所有人都同個立場,便沒有人記得原本的堅持。」
〈返山〉裡的女主角,是漢人礦工與原住民產下女兒,她卻夾在原住民族人與父親之間,環境保育和山區採礦之間的爭議中掙扎,命運如此多舛、左右為難。
〈外埔的海〉裡,看到一夜致富的海釣客,相對於手氣不錯卻總是釣不到大魚的主角,成了鮮明的對比,而這正是主角的茫然所在,沒有出路,未來茫茫的人生。
〈河分雨流〉裡的女人,以殺鬼頭刀魚(鯕鰍)為業,只想和男人發生關係,卻不想擁有孩子和家庭,徘徊在前夫阿和與現任男友阿清之間。
《雪卡毒》每則小說的最後,作者並未給讀者任何明確的答案,但在他淒涼且悲觀的基調下,結局無疑是不可期的,但至少不是全然的一種絕望,依然可以照見底層生活裡的一絲絲微光。故事裡面的每個角色,無論男女,都有著各自的困境和煩惱,就像註定被釣起、在漁網中掙扎、被吃進人類肚子的魚一樣,無法決定自己的命運,只能隨波逐流般苟活下去……。
人生的快樂就是當你不再覺得生命中缺少什麼。但似乎《雪卡毒》各篇故事裡的主人翁,都缺少了某些東西,也在追尋那缺失的一部分。〈返山〉缺少母愛和族人的認同,〈溪底無光〉裡缺錢卻沉迷簽賭而無法自拔,〈讓鱉鬆口的雷聲,是悶是響?我好想知道〉裡周遊在遊戲場與海釣場,沒有正職的年輕人,〈北疆沒有大紅色的魚〉看著同學都到台灣發展,卻依然守在馬祖……。現實生活中,誰沒有各自的難關與問題,憂傷與傷痛,無助和無奈,卻又不得不咬牙撐下去,處處充斥著無力改變的無力感。《雪卡毒》是如此沉重而寫實,栩栩如生的人物,強烈而細膩的場景刻畫,讓讀者帶入情感而身陷其中,然而那並不是愉悅的閱讀經驗,但仍不失為一本精彩的作品,推薦給各位喜愛台灣本土文學作品的讀者。
此篇文章已有 {{article.like_count | currency '' 0 }} 人讚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