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書評|撒哈拉歲月【三毛逝世30週年紀念版】
推薦指數:
2023.03.27 更新
「彷彿走進另一個世界的幻境,我無法解釋的墜入它的情網,再也離不開這片沒有花朵的荒原了!」在一次無意間的翻閱,竟對三毛發掘撒哈拉沙漠有著一股說不出鄉愁,這份情感最後也促使她勇敢地進入一片未知、陌生的大地。作者三毛於1976年出版了《撒哈拉的故事》,而這本《撒哈拉的歲月》則是為了紀念三毛逝世二十周年所重新編纂的版本。對於三毛那年代的人來說,這是一本首次以沙漠作為背景的文學題材,「三毛熱」因而迅速的在台港間擴展到整個華文文學圈。2023的現在距離當時已時隔近半世紀了,藉由這一次的心得分享,我想帶領新世代讀者進入三毛的世界。
「浪漫」是我在三毛筆下所看到的沙漠世界。如夢的來到撒哈拉沙漠,三毛遇到了一位為愛情遠赴沙漠的朋友—荷西,在這一片廣闊的沙漠裡他倆共結連理。因為還沒買車只得步行去法院公證結婚,雖說作者此刻描寫沙漠一片蓼無,但我想也是他們心中如春天的百花齊放著,才能將這片蓼無視為美極的沙漠。假日,吉普車帶著他們穿越到鄉鎮外的區域,一睹城外的風光,因太陽落下而火紅的沙地、月光下弧形堆積的沙地...這些活在沙漠裡獨特景象在三毛的文字裡使我更加覺得美好。
然而,沒有一味地鋪陳浪漫,三毛筆下的撒哈拉也充滿了現實的問題。在這個地方就像被世界遺棄的一塊地,不論是思想、教育、衛生等等充斥著不同於文明世界落後的情形,好比〈娃娃新娘〉裡的姑卡,年僅十歲的他被迫早婚,不僅如此惡劣的婚禮風俗習慣更是令人髮指。我很欽佩三毛在看過這些沙漠現實的面貌,並不是遠離它、逃避它,而是抱持著悲憫同理用自己的方式給予她能進行幫助的對象,即使她知道自己可能是一臂之力,仍想展想出她可以做的事。在這塊土地她不再只是一個長住戶,更是真真切切地融入了這片大地,真心誠意地為其付出。
沒有華藻的字眼,只有字裡行間漫溢出的熱情,《撒哈拉的故事》的出現因三毛勇敢而無畏追尋才能誕生,更是淬鍊出一段不凡的生命歷程,即便遭遇到了種種困難、不適應,也不輕言的將放棄掛嘴邊,在她的身上,我所看到的是我不曾擁有的堅定信念,以及骨子裡的一身堅忍倔強。殷切的期盼我能藉由這本書,讓夢變得踏實並無須忌憚地勇往直前。
此篇文章已有 {{article.like_count | currency '' 0 }} 人讚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