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博客來
青春博客來閱讀平台

網站功能選單

(快訊) 「2023閱讀全壘打」青春徵文活動 個人組得獎名單出爐嘍!

會員登入

忘記密碼

再興中學(國中部) C

書房名稱:書房

書房書房

  • 星級

    0

  • 收藏本數

    4

  • 投稿文章數

    4

  • 書摘

    4

  • 累積按讚數

    0

  • 受邀次數

    0

  • 瀏覽數

    20

  • 收藏文章數

    0

個人文章

投稿書評|#2023閱讀全壘打 我的人生,要讓誰滿意?

推薦指數:

2023.09.11 更新

書中用探索、抗拒、覺察、行動四個階段來描述八位過度努力的個案故事,其中,《失去靈魂的購物公主》在探索階段提出一個論點:「別人說我很幸福、很快樂,但我做不到,是不是我有問題?」
其實,在有些長輩提出這件事情的時候,我也會有這種感覺,他們說我不愁吃穿,過得很幸福,我表面應和著,內心卻一點也感覺不到這份「幸福」。這聽起來很不懂得知足、不知感恩,我討厭有這種想法的自己。這種想法讓人很有罪惡感:世界上有這麼多人承受著飢餓、戰亂的苦痛,我憑什麼不覺得幸福?儘管如此,我能有什麼辦法呢?我就是感覺不到幸福,更不知道我口中的幸福應該要從何而來、從哪裡尋找。這個問題我尚未得到解答,但我還年輕,我相信我仍有時間可以慢慢找到答案。
在行動篇《我已經夠好了:給自己一點溫柔》中,有提出一個問題:如何讓自己進步,卻不至於成為批評?
現代人越來越看重心理健康,重視自我肯定、提倡要「愛自己」。這的確是好事,但如果遇到什麼事情都永遠在告訴自己,已經很棒了、要愛自己的話,會不會就難以進步了呢?會不會就無法接受他人的建議,把自己密封在「愛自己」的糖罐裡面,無法接受他人的建議並修正自己?其實我想說,批評和建議是一線之隔。批評來者不善,有負面的形容詞,而沒有內容;建議者希望我們變得更好,提供自己的見解,希望我們能夠參考。判斷這兩者其實很難,因為對方有可能一邊批評一邊提出建議,但要擷取哪些內容作為改變的動力、方法或方向的話,選擇權就在自己身上。我們需要學習如何去判斷哪些話適合放進心裡,哪些話聽聽就夠。希望我們愛的都可以是努力進步的自己,而不是站在原地自誇的自己。
這本書的文字很簡單,沒有太過高深的字詞,利用真實的八個故事,讓讀者在八個故事裡面拼湊出自我的一部分。過度努力的人常常在意他人的目光,麻木自己、捨棄感受,希望可以透過自己無限的努力來成為他人眼中值得被喜歡、被肯定的一個人,直到生理出問題時才意識到,自己已經不再是自己,只是不斷運作、換取他人肯定的機器。
心理諮商師的介入為這些人的故事帶來了改變。這個職業在看書之前對我而言就是一份當「情緒垃圾桶」的職業,他們問問題,然後聽對方說,對方崩潰狂哭,然後改變什麼的全看病人自己的造化。看了這本書之後感覺心理諮商師並不完全是一份這麼單純的職業,更像是「啟蒙師」、和「偵探」,作者從患者的家庭、工作、經歷來找出病因,然後針對其中的細節提出問題引導患者去思考、找出自己的解藥。改變的確要靠病人自己,但心理諮商師已經引導我們找到了解藥,是否服用,自然還是要看病人自己。
最後,願所有因過度努力而感到麻木的人們能找到這本書,從書中拼湊出屬於自己的解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