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博客來
青春博客來閱讀平台

網站功能選單

(快訊) 「2025閱讀全壘打」青春徵文活動開始嘍!!

會員登入

忘記密碼
  • 星級

    0

  • 收藏本數

    1

  • 投稿文章數

    1

  • 書摘

    1

  • 累積按讚數

    1

  • 受邀次數

    0

  • 瀏覽數

    409

  • 收藏文章數

    0

個人文章

投稿書評|#2023閱讀全壘打 我看日本的微觀美學

推薦指數:

2023.09.22 更新

「數大便是美」一直以來都是多數人所認同的美學觀點。在讚嘆一幢建築物或一件藝術品時,我們經常用「壯觀」、「宏偉」等與「大」相關的形容詞。這種追求大、多、快的價值觀,影響著大眾的審美品味,因而,小巧玲瓏的精緻之美便逐漸被淡忘。
但在日本的文化裡,「小即是美」的觀點卻隨處可見,這正好與鄰近的中、韓兩國相反。或許是因為海峽阻隔了漢人文化的影響,再加上國土狹小的因素,逐漸形塑了日本的「縮小文化」。從自然景觀和傳統的社會規範,再到現代的商業、科技、甚至哲學觀點,無不透漏著日本人嘗試將一切「縮小」的意識。
在日本的民間童話中,經常可見一寸法師、桃太郎、金太郎等「小巨人」,都是以小小的身軀擊敗巨大敵人的故事主角。除了以小搏大的衝突故事情節引人入勝外,更彰顯了日本文化中螳臂擋車的悲壯英雄情節。
從傳統日本庭園更可發現日本將巨觀的自然拉入微型住家的企圖。源自於日本,「庭園文化」可說是日本人想像力與生活美學的結合。比起韓國與中國渴望走入自然,日本則是將自然引入身邊,適度的縮小、簡化而更貼近生活。具體的行為體現在宗教上——釋、道的不同取向。中國禪僧必須遠離世俗方能參悟,日本的禪僧卻能將庭園視作自然,進而思考並體悟人生。盆栽、插花更是庭園中缩景的呈現。比起一排排樹木所呈現的繁盛花海,日本更願將其縮小於一方植栽之中。就如同作者所說,將「視覺的自然」轉變為「可觸碰的自然」,將自然從身邊拉至枕邊。從浩瀚的自然,到盆栽裡的小天地,這種無止盡的縮小意識讓庭園文化形成日本獨一無二的美學觀。
在極致的縮小同時,伴隨的便是面對擴張的衝突。無論是自然植物的生長,或是商業版圖的擴大,都在在考驗日本的縮小文化。即便縮小早已融入日本人的日常,但我們卻不難在歷史中看到與之矛盾的情形。「大日本帝國主義」、「經濟大國」、「日本是世界第一」……這些二戰時期的軍國主義口號不禁讓人困惑,注重縮小的日本竟然以「擴張」為口號,這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不免造成日本社會諸多不適應,甚至恐懼和矛盾,最終導致失敗。
即使如此,「小即是美」的觀點仍有其價值。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裡,比起一味追求宏觀,我認為,在簡約裡發現意義是更難可貴的。如果我們在小事中能仔細體會細節之美,在平淡中品味內蘊的深刻,那麼,即使處在人世的喧囂中,我們也能找到細微的動人之處,而不致焦躁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