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博客來
青春博客來閱讀平台

網站功能選單

(快訊) 「2025金馬影迷新世代青春徵文活動」個人組得獎名單出爐嘍!

會員登入

忘記密碼

勇禎的讀書目標

30天內,讀完1本書

離目標還有695天,距離目標還有

0 0 0

慈大附中 勇禎

書房名稱:我的書房

尚待釐清

  • 星級

    0

  • 收藏本數

    3

  • 投稿文章數

    3

  • 書摘

    3

  • 累積按讚數

    0

  • 受邀次數

    0

  • 瀏覽數

    26

  • 收藏文章數

    0

個人文章

投稿書評|張學良口述歷史心得--與眾不同的常人

推薦指數:

2024.08.15 更新

我們究竟是哪種人呢?身為東亞華人,或許每個人都有自身的認同,有些人會說自己是台灣人,有些人認為自己是中華民國人,年紀大的某些人甚至會說自己是中國人,張學良先生就屬於最後一種。張學良先生生於1901,一直到36歲西安事變結束被監禁,其前半生正巧是中國最混亂的一段時期,明明國家名稱相同的中華民國,不同時代下卻是由完全不同勢力組成,而也正是如此才培養出張學良先生對於國家的獨特認同。為人重友誼義氣最適合作為張學良的評語。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能夠從兩件事情看出,一是張學良對蔣介石的態度,一是他面對郭松齡時的痛心;張對蔣其實有部分是心存感激的,畢竟西安事變前蔣就對張相當看重,不但讓他持續率領東北軍,九一八事變東北陷落後,又在委任他為剿匪副司令,而西安事變後雖然監禁他,卻也不像楊虎城後來在國民政府遷台時全家遭殺害{也有原因是蔣之妻宋美齡多次勸蔣},因此雖在軟禁初時有些忿忿不平,張對蔣依舊敬重,蔣去世時甚至送一副對聯"關懷之殷,情同骨肉;政見之爭,宛若仇讎"。至於郭松齡,張與郭原本就交情不淺,張甚至有郭"第一門徒"之稱。郭對張亦師亦友的關係,使其後受馮玉祥驅使下反叛時,張感到相當惋惜,在親率軍擊敗郭後,其父張作霖下令直接全家槍斃,張就為保全郭松齡家人性命求情,不過並未被採納。對於歷史,我總是又愛又恨,愛它那自由、多元化的解讀方式,恨的也是它那毫無範圍的解讀,今天我在本書中評論的張學良或許在別的史料中又呈現不同樣態也無法確定,但至少有一件事能肯定--張學良與許多歷史上的人物一樣都並非罪人或英雄,他們都做出當下它們所認定正確的抉擇,他同樣熱愛家鄉,張學良的中國或許指的不是地區,而是當地的人與風情,一位九十歲的老人在桑愉晚景中只有個願望,就是回家,其餘對他而言已經不重要了,可惜歷史重複進行,《松花江上》的旋律猶在耳畔永遠不會停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