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書評|除了戰爭,還有選擇 #2024閱讀全壘打
推薦指數:
2024.09.09 更新
余秋雨說:「歷史是一堆灰燼,當我們把手伸入灰燼中,期待的是星星之火所帶來的餘溫。」「戰爭」在「歷史」中屢見不鮮,於我而言,「戰爭」代表警醒和啟示的「過去」。然而閱讀《戰爭與我們的距離》一書,看見其中整理的俄烏戰爭關鍵字、怵目驚心的數據和深入挖掘報導,我開始相信,戰爭與我們其實「沒有距離」,在全球化和互聯網技術興起的當代,人與人緊密相連、互為因果,沒有人能置身事外。曾經的我,很難想像「戰爭」出現在現代社會,但近期通過新聞每天及時連線戰地記者,我發現那些印象中的「魔幻」已成為「寫實」:同一時間點,我在球場奔跑跳躍,為投進三分球興奮不已,而隔壁的家庭收拾好行李,前往國外旅遊度假。在臺灣,青少年平時可能不是在家裡或寫作業、追劇,就是和朋友出門遊玩;但遠在烏克蘭的人民卻是在逃難,舉家遷徙長途跋涉,離開他們從小生活到大的家園,也有很多年輕的生命被一個一個的送往戰場,每個人都是家庭的支柱,卻都死在這場殘酷的俄烏戰爭中,一個生命的消逝就代表了一個家庭的破亡。當我們快樂的生活,戰場上的人們卻是身染鮮血地哭泣,甚至有人來不及哭泣、在家中睡眠半夜因為一顆飛彈就結束了一生。「戰爭」讓四百多萬人民沒有家而流離失所,就算戰爭結束了,面對斷垣殘壁,重建之路漫漫,他們又將怎麼繼續生活?
因此,我最大的疑問是「戰爭是怎麼發生的」?
要回答這個問題,書中透過關鍵字整理,已經針對俄烏戰爭的成因和發展提供詳盡說明,包含兩國之間的歷史情結(俄羅斯催動克里米亞獨立公投)、邊境糾紛、國安考量(烏克蘭欲加入國際組織北約和歐盟)……。但我更想知道的是,擴大範圍來說,「歷史給予教訓」,既然人人都理解「戰爭」下的「失」與「得」不成正比,現代國家為什麼還會發動戰爭?其他國家又為什麼會樂意提供大量的軍事支援?對此,《人類大歷史》的作者哈拉瑞從一位歷史學家的角度分析,過去強者侵略弱者,為的可能是領土和相應的資源,包含從古代的糧食草場到近代的油田礦脈,但隨著科技演進,「知識經濟」已逐漸取代「物質經濟」——那麼,戰爭為什麼還沒有絕跡?原因在於「戰爭的衰落並非來自神蹟或自然法則的改變。而是人類作出更好選擇的結果。它可以說是現代文明最偉大的政治與道德成就。不幸的是,源於人類選擇也意味著它可以逆轉。」人性裡有「弱點」,為快速獲取最大利益而不擇手段。細想下來,溝通協商、技術研發等等,其實有太多方式可以用來嘗試解決當前困境,只是需要更多的時間投入才能在未來看見成效,然而,一旦決策者「不願意」,戰爭就得持續下去。
閱讀這本書,圖像和精確的文字敘述讓我得以想見戰爭真實的慘況,為此感到恐懼、也感到憤怒。國家政府擁有決策的權力,難道這些因為戰爭而死的人民就沒有「人權」嗎?雖然人民有責任保家衛國,但沒有任何生命是應該被放在利益後面的,不論是俄羅斯人、烏克蘭人,都應該要有活著的權利。人民有責任保護國家,那又有誰可以來保護這些勇敢站在第一線的戰士們?這也讓我聯想到近期播映的劇集《聽海湧》,台籍監視員新海志遠在二戰軍事法庭上,因為屠殺戰俘而被審判,作為日本殖民地的臺灣人,他屬戰敗國陣營,而作為中華民國光復後的中國人,他屬戰勝國陣營,在面對檢辯雙方的爭執和「不得已」的主張,提出了發自肺腑的提問:「那麼,這到底是為了什麼?」我想,人類雖自視「理性」,對於這個問題,也無法準確地回答,因為太複雜,也或許因為沒有任何透過「理性」分析得以「正當」、「合理」的理由。
生在臺灣,真的很幸運,沒有戰火侵擾,可以安心的生活。作為一個學生,又能做什麼?「戰爭從未離我們遠去,了解戰爭才能讓我們接近和平」,書封上的一段話,我深表認同。透過學習和思考,使自己成長為一個關注社會、能夠做出「理性」選擇的公民,而若有更多人也是如此,便能擁有真正的「民主」和「和平」。「戰爭」終究是一條「仇恨之道」(Paths of Hate,Damian Nenow導演的動畫短片),而斬斷悲哀和痛苦連鎖的決斷之劍,永遠在人類手中,而我也是其中一員。
此篇文章已有 {{article.like_count | currency '' 0 }} 人讚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