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書評|井底之蛙
推薦指數:
2014.01.31 更新
井底之蛙,是在比喻、諷刺見識短淺或學識膚淺之人。平常在同學的交談中可以發現,很少會有人想往國外發展,往往只是思考著如何安於現狀,甚至覺得過一天是一天,完全不知道將來要做什麼。諷刺的是,台灣的「多元發展」教育已行之有年,為何同學們仍對未來茫然、一無所知?每年仍有十幾萬考生努力的要拼上大學?政府的政策是否早已不合時宜?教育政策一改再改,把學生當作白老鼠,短視近利的官員就像井裡的青蛙一樣,看著四周的牆壁,哄著一代代的小青蛙說:「你們看,這就是我們的家,是全~世界最大的喔。」不健全的制度,以及人們根深蒂固的觀念,造就了台灣「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社會風氣,更覺得不讀書的小孩就是不乖,然而台灣人是如何鼓勵小孩的呢?他們會說「你看,人家現在能那麼成功,就是靠著熱情和毅力喔,所以你也要乖乖讀書,將來才會出人頭的喔!」真是一個非常奇怪的結論,但我們從小被灌輸的不就是這樣類似的觀念嗎?在這個科舉已經被剷除的時代,我們卻繼續著換湯不換藥的政策,還要自欺欺人,告訴自己這是一個現代的社會,這不是科舉,這叫學測,學測不是科舉,學測是要考國文英文數學自然社會的,至於你問我在做什麼?少廢話了,當然是讀書啊。 真是一座容納兩千三百萬隻青蛙的大井啊,妳說是不是?此篇文章已有 {{article.like_count | currency '' 0 }} 人讚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