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書評|銳利的好意
推薦指數:
2025.02.10 更新
從小到大,父母、師長都叫我們要善良,不要計較太多,不要小氣,大方一點,隨著歲月的 經歷讓我懷疑難道善良就是委曲求全、別人有難時,我就應該放下一切去幫忙他人甚至得犧牲自 己,才能被大家稱上善良,我一直無法突破內心的關卡,聽朋友的介紹閱讀這本書,也開始好奇什麼才是「真正」的善良。一直以來我是乖乖遵循著長輩們的忠言,秉持著他們「善良」的理念,只是對方請求我幫忙,我都來者不拒,但漸漸到後來,對方變本加厲,從詢問我的意見變成命令我,逼得非做不 可,如果不做會開始怪罪你,甚至在背後散布謠言,把我們過去的付出當成理所當然。呼應古 言:「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像是分組報告時,我很不幸遇到冗員,沒有向心力,討論時都在聊跟報告以外的事,原本我先幫他們完成一些,但到後來卻被他們命令完成這個報告,他們對我沒有任何的謝意或愧疚,令人心寒與傷心,也覺得自己很懦弱,後來我覺得不平衡,跟老師講了這一切,老師幫我換了另一個新的組別,想起書上的佳句「一個人越是善良,待人的底線也越高;這樣才能避免縱容他人,同時還能保護自己。」很後悔當初不應該這樣縱容他們,反而傷害了自己,應當馬上拒絕,不會造成自己身心疲累,所幸讀了這本書,能更清楚明白過去的人群互動中,人跟人之間的互動都應該有所底線而不是單一方的討好或付出,當然更不是永無止境的 索求。
我很喜歡書中的一句話:「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否則就等於零。」這樣凡事為別人著想,放下身段討好別人的善良根本就不是所謂的善良,我們都應該適切的控制我們的善良的底線,並不是一昧盲目地跟隨別人的意見,戴上不屬於自己的面具,在別人的話語中生存,而失去了最初的自我。我想「真正」的善良就是勇敢做出當下適切的自己,我們一直體貼對方,竭盡所能的去滿足他人需求,但卻忘記了自己才是最需要被滿足、成全的,一心想要成為別人眼中更好的自己,能被大眾冠上善良的名號,但其實是沒有勇氣做出最真實的自己罷了,如果是你想要的,就竭盡心力,積極進取吧!不是屬於你的,請趕快果斷放棄,浪費一分一秒都是很大的損失,一起終結爛好人行事風格。
此篇文章已有 {{article.like_count | currency '' 0 }} 人讚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