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博客來
青春博客來閱讀平台

網站功能選單

(快訊) ✈✈金馬影迷新世代青春徵文活動 ✈✈ 4/8中午投稿截止

會員登入

忘記密碼

台南二中 aa

書房名稱:aa是最帥的

  • 星級

    0

  • 收藏本數

    2

  • 投稿文章數

    1

  • 書摘

    0

  • 累積按讚數

    0

  • 受邀次數

    0

  • 瀏覽數

    25

  • 收藏文章數

    0

個人文章

投稿書評|一本關於父愛的書-對父親的重新認識

推薦指數:

2025.03.24 更新

「父愛雖不張揚,但也從不缺少」
《 我父親。那麼老派,這麼多愛 》不單單只是一位父親的故事,它更是一本記錄國共內戰後所造成的更迭、父執輩來台後種種故事的一本書。此書以八二三炮戰為首章,描述八二三炮戰時的砲火轟炸,人不敵軍火的景象。作者更加以描繪那時父輩與同袍生死與共,有著共同意志、不願退縮的生死情節,透過描述數百位戰士的死來說明台灣民主得之不易,後輩需謹記歷史故事,好好珍惜這言論自由、民主體裁。使此書開頭便引人入勝。
在那連基本人權都無法維持的時空背景下,「當兵」是窮人唯一走進外地的唯一方法,但許多人選擇從軍之後卻往往付出自己大半輩子的時間,甚至連父母都不見得能再見面。在這如此惡劣的情勢下,作者的父親卻毅然決然走上這不歸路,不是因為其他,就是因「窮」一字。也對,常言道「錢不是萬萬能,但沒錢是萬萬不能」,錢確實是維持生命不可或缺的東西。隨著時間線推移,作者的父親、母親相遇了,父親是無親無靠的窮困軍人,母親卻是地方家境不錯的客家家庭,根本是門不當,戶不對,但愛情是超越所有物質的存在,雖然不對等但又如何呢,愛本就是不對等的存在,甚至無法衡量。
隨後作者便帶出自己及手足的出生,描述在那「芋頭番薯」的眷村背景下,作者及其家人的相處模式,雖不富足但卻幸福的生活寫照是最真實的,透過自身的成長故事用最質樸的筆觸將讀者帶入作者的回憶中,使讀者身歷其境,慢慢進行鋪陳,進入作者心境。隨著作者年歲愈長,身邊的長輩卻是愈來愈老,父親袍澤的離去,父親岳父的離去,甚至連住了數十年的眷村都拆了,而父親卻選擇用沉默來面對這一切,或許一個人真正的傷心就是如此。這讓我深刻體會到「物非人也非」的滄海桑田之感,或許人生真的就如作者所說「死者已矣,生者卻背負著記憶的沉重」,我不得而知,生命漫漫,一切皆不得而知,所以認真過好每天,這才是最實際的。這是我看完這篇後最深沉的感觸
「孩子會大,父母會老」
在此書的後部分,作者描寫父親漸漸因退化而造成的引響,起初是身體的不適,到後來連精神都受其影響,這讓我突然頓悟原來古人說的返老還童大有道理,而作者一遍遍不厭其煩引導如同稚童的父親的方式也讓我感受甚大,就如同作者所說,或許父親的神思飄到了很遠痕遠的地方,逍遙了。兒子長成了父親的模樣,而父親卻漸漸流失自己的生命,書中更有一幕令我難以忘懷:一大桌的家人,父親看著如此美滿的畫面露出了一抹淡淡的得意,我想,或許那位父親是因為心中裝滿了愛而感到自豪吧
「父愛雖不張揚,但也從不缺少」
書中的父親雖不把愛掛在嘴邊,但卻用行動來證明這一切:
戰爭時拚死保護自己的孩子 毅然決然跟自己愛的人在一起
支撐屬於他自己的家 默默關心自己的家人
在親朋好友過世時無論年歲都堅持參加喪禮
等等諸如此類的事蹟,都是父親愛的證明
我想,看完這本書讓我重新定義「愛」這件事,讓我了解到愛的不同形式,或說,或靜,皆是愛
或許天崩地裂,或許滄海桑田,愛,永遠都不會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