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書評|認識自己
推薦指數:
2025.04.07 更新
在了解自己的路上中,一直覺得自己不認識自己,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於是我找了這本書希望能解惑,但其實就像這本書裡面的一個例子一樣,從前我們都是生活在別人幫我們選擇,如今自己面臨選擇時,也浮現出我的兩個個性 :【不負責任】和【貪心】。沒辦法對自己的決定負責任,也總是貪心的想得到最正解,就像我打開這本書的心境一樣,想要根據專家、學者的建議去行動,其實完全沒有關注自己真正想要的,這本書也寫到面對未來的未知時,誰也不知道未來,那就打開好奇心探索吧,比起不安的情緒,期待未來更能讓人充滿正能量;其中也有讓我深有同感的是關於成功者和失敗者的定義,我試著想想自己對於失敗者的定義 : 看起來很可憐。 其實這個想法就像書中寫的一樣,是空泛的形容詞,本質上是想要獲得他人的認同,所以我所做出的努力都是為了別人的眼光,就算成功了,還是會覺得迷茫,只會獲得短暫的快樂,卻沒有真正了解自己的需求,這本書讓我更有方向走向真實的自己。此篇文章已有 {{article.like_count | currency '' 0 }} 人讚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