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書評|《如何停止不開心》試讀心得
推薦指數:
2025.04.11 更新
生活在後疫情時代,儘管令人擔憂害怕的疫情早已遠離,但面對資訊繁雜的媒體、瑣碎惱人的雜事,生活似乎也不怎麼快樂。真的有辦法停止憂慮、生氣,重新出發嗎?這正是本書提供的一大哉問。《如何停止不開心》其實是一本針對女性讀者的心靈小品,但筆者認為無妨,它適合所有年齡層的所有讀者一同來做改變。覺察自己不自知的破壞性的習慣與盲點,例如︰完美主義、取悅他人、指責他人、自我批判、控制欲、與他人比較、災難化思考……等,14個「自我毀滅」的習慣。如何改變?作者提出的方法,一、清楚意識到你所做的事跟你想成為的人南轅北轍。二、了解你的核心價值。三、實踐。
閱讀《如何停止不開心》之際,本人正生病住院,心想難道往後餘生都只能跟疾病共存了嗎?心情頓感失落,面對如此打擊,生活怎麼又開心得起來呢?但轉念一想,這不正是一個挑戰嗎?相比鄰床的患友,自己不是也幸運多了呢?我還有家庭與工作不是嗎?此時讀到第十一章 不要杞人憂天,做悲劇彩排——不要被「災難化思考」的想像所控制。每個人都渴望著快樂,但總會無來由的負面擔憂來打破快樂與幸福,殊不知,真正的快樂—充滿愛、幸福和安全感,都圍繞在每一個人身上。如何停止不快樂?不妨來個感恩練習吧!
或許我們需要與自己和解、原諒自己,我們只是凡人,應該從對自身人性缺陷的指責中解脫出來。告訴別人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善待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你。耐心和毅力是你的朋友,付出所有努力去擺脫孤立自己的習慣,培養人際關係,深深地愛自己。個人印象最深刻的篇章,第八章 放過自己,你不必事事完美。及第十章 如果放棄「控制」,你害怕發生什麼事?由於家庭教育影響,本身自我要求極高,儘管能力有限,也總是盡力做到令大家滿意。但即使同事、家人稱讚你做得不錯,也還是覺得不滿意。這是「完美主義」作祟。因著工作緣由,講起話來總是不自知的命令語氣,要求著對方、孩子得照著你說的來做,不然就……。這其實是典型的「控制型人格」。當讀到這二章節時,驚訝道這不正是自己最需要改變、調整的地方嗎?擺脫控制欲,學會不須凡事都給出建議,增加對自己的自信心、自我信任。
作者—安德莉亞.歐文(Andrea Owen)以自身早期不幸、不快樂的生活為例,一步步教導讀者省視自己目前的生活。它不是教條式的說道理、亦不是艱澀難懂的心理學,作者以堅毅且溫柔的口吻,佐以個案實例,娓娓道來,找到屬於自己的核心價值付諸實踐,一切努力都是為了讓自己感覺良好,並為自己的行為感到自豪。相信自己擁有的明天,調整自己的心態,學會控制自己的一切。
「敞開心扉」準備好做出改變,就從認識、了解自我開始,辨別出最影響你生活的部分,知悉這些困擾自己許久而不自知的壞習慣是從何而來,它又如何影響並控制著你我,然後改變、重新找回屬於我們原本的快樂。共勉之!推薦這本易讀且實用的書籍《如何停止不開心》。
此篇文章已有 {{article.like_count | currency '' 0 }} 人讚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