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書評|更了解老三臺的過往和各自的特色以及錄影帶保存和數位化的重要性
推薦指數:
2025.05.14 更新
臺灣的老三臺是臺視、中視和華視,而華視和其他兩臺有一個地方不一樣,其他兩臺都是由政府出資成立的,但華視是由公共機構出資建立的,所以和其他兩臺播出的節目都帶有濃厚的政治意味相比,華視注重的人民的教育和生活,所以節目都比較親民。這三臺對於資料保存的重視程度最重視的是華視,其次是臺視,最後就是中視。華視現在的庫房裡面不只有創臺到現在所有的節目和新聞影像,還有創臺到現在的細節歷史書、節目劇本、節目服裝、新聞周刊、甚至連攝影、轉播和剪輯器材都有,可謂相當重視。臺視則是因為在轉為民營化的過程中有把一些過往的設備給賣掉。而中視則是因為當時把資料存放庫設立在南港大樓的地下三樓,所以二零零一年納莉颱風重創北部時,把中視南港的地下室用泥水淹沒了,所以導致許多中視的珍貴影像都消失了,而其中犧牲最慘烈的節目是《黃金拍檔》。這本書不僅帶讀者回顧了老三台的過往,也詳細的告訴讀者如何保存錄影帶、保存錄影帶內容、數位轉檔錄影帶、修復錄影帶和保存錄影帶的重要性,相當值得趕快去讀一讀來研究,因為書裡面也有提到二零二五年是錄影帶的保存期限大限,一般的錄影帶可以保存三十年到五十年,而一九七五年是索尼推出世界上第一臺家用錄影機和錄影帶的日子,如果過了期限,那家裡以前的珍貴回憶就會永遠消失,所以要趁現在趕快去執行錄影帶數位化,來讓家中的的回憶可以被保存更長的時間。此篇文章已有 {{article.like_count | currency '' 0 }} 人讚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