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書評|#金馬影迷新世代 未解的詞
推薦指數:
2025.05.14 更新
主角四人——法蘭希絲、玻碧、梅麗莎、尼克交錯複雜的關係與愛恨情仇以寫實的筆法貫穿全文,當讀完最後一字後闔上書本,不禁令我開始思考,所謂「朋友」的明確界定線究竟位於何處?從深闊無底的記憶洞窟中,無能挖掘出想要的解答,曾未有人明確地解釋過,彷彿從出生前就已深深地被埋藏在裏。國中時,我曾有兩個要好的「朋友」,我們總待在一起,一同分享喜悅與憂愁,可隨著時光流逝,我意識到,我只是她們兩人美好情誼中可有可無的附屬品,不過是自作多情罷,則那使現在的我難以去定認一個人為「朋友」,封閉自我、迴避互動,害怕著單方面的判定與雙方情感不對等,自此那條線變得模糊不清起來。
我認為每人心中的那條線都被他的人生經歷與個人造就這兩手綁成各式各樣的樣子,並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畢竟就連教育百科中對這詞的解釋:「指彼此有交情的人」,都是如此不明確,交情實在有太多種類——以上,雖然是這樣想的,果然還是想要找到真正的答案、收穫真正的愛,但願未來能夠如此。
另外一個使我想要探討的則是「言語」,整書大部分篇幅皆為主角間的對話,為什麼它既無形又無實體,卻能夠簡單地使人與人間的關係、一個人的心靈造成劇變?言語不只是溝通工具,它有時也是心靈的遮蔽者。當我們用話語界定關係,是否也在不知不覺中,劃下了疏離的界線?
任何人都可以輕易地取得、並輕易地傷害別人、治癒,從這一點上來說,我認為言語和剪刀、OK繃很類似,並且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之物,若是不復存在,生活將會不方便許多,最被影響到的必然是人間情感,將無法傳達雙方的思想,明明是面對面的兩人卻宛如中間隔了道隔音牆,有物堵塞在心卻沒有途徑可以疏通,這樣的環境下,自然不會進而建立起聯繫。
最後,我們是否該學會更小心地使用語言?又或者,我們該重新思考自己期望從「朋友」關係中得到的是什麼?
此篇文章已有 {{article.like_count | currency '' 0 }} 人讚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