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書評|其實你不用執著於眼前
推薦指數:
2025.06.01 更新
這本書的主角——浪矢老爺爺,其興趣是幫人解憂。一開始是出於好玩的,不料之後名聲傳開,很多人開始寫信諮詢,於是這間店就有了一個稱號——幫人解憂的浪矢雜貨店。在2012(浪矢已逝已久),三個做了錯事的年輕人為了逃避追查,躲到了早已荒廢的雜貨店。而在夜深人靜時,鐵門的信箱縫中突然掉進來一封信,信上的時間卻是1980年。此書從三個角度探討:一為寫信的人,二是解惑的人,而三則為因果循環的部分。
一,寫信的人:一開始小朋友們問浪矢爺爺問題時是比較輕鬆的,而後越來越多人開始透過寫信來諮詢浪矢爺爺,問題也漸漸變得嚴肅起來。有懷疑自己夢想的年輕人、有未婚先孕的年輕女性、曾經受過別人大恩的當紅歌手、不甘心只能在酒店上班的女孩,也有走不出親人過世之悲痛的學生。在這些不同的問題中,我感受到的是他們內心深處那存在的寂寞,不管是寂寞還是煩惱,都是在窮途末路之下才向雜貨店求助。當他們得到浪矢爺爺的傾聽和理解時,或許那團憂慮會就此解開吧。
二,解惑的人:爺爺雖然為很多人解惑,但其實他認為他只是一個平凡的普通人,就算真的給了意見,但也許不會造成實質上的幫助。後面浪矢爺爺生病住院,向他的兒子說明了其心事——是否真的有幫助到來信詢問的人,以及是否有意義。之後浪矢便託付兒子將此消息傳出去,問問那些受到幫助的人是否真的得到了幫助,於是就有了前面提到的那封來自1980年的信。而當老爺爺回到雜貨店時,竟然多了許多來自2012年的信。
三,因果循環:原本看似沒有任何交集的角色們,透過雜貨店將彼此的人生結合在一起。而作者透過這本書傳達了一個寓意——人生有許多問題,其實是不需要急著找出答案的。當下遇到困惑時,或許一時間找不到正解,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啟發了我,找不到答案的當下就像身在霧裡,理不清頭緒;而把問題放在一邊後,過了一段時間再去想它時,可能就會發覺其實問題的根本是很簡單的。就像寫作業時,若是碰到很難或複雜的題目作不出來,可以先放在一邊,等其他都處理完後,答案自然水落石出!
最後,作者或許想告訴我們:不應總是為了未來煩惱,而是要好好把握當下,畢竟人生的問題數不清,而當當初困擾你的問題被解決時,或許它已經不重要了。
此篇文章已有 {{article.like_count | currency '' 0 }} 人讚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