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書評|《歷史的草稿》之〈認敗的必要〉試讀心得
推薦指數:
2025.08.30 更新
「承認敗選可能是終點,也可能是起點。」今年台灣才經歷一次總統大選,不知有誰還記得勝選感言?更遑論敗選人的演說了?依稀還記得2016年,美國的總統大選,還開玩笑對友人說,美國人可以接受一位非裔的歐巴馬,不知能否接受女性擔任國家領導人?應該不會。當時一片看好聲中,希拉蕊落敗,美國選擇了一位商人,還是一位不懂政治的狂人,毫不介意他的諸多歧視女性與貶抑少數族群的種種言論。反正川普自是有群眾魅力、吸引民眾關注的說話魔力;當然不可否認美國人民早已厭倦柯林頓夫妻及呆板無趣的希拉蕊自己所犯的錯誤……。
〈認敗的必要:希拉蕊的總統大選勝選演說(節錄)〉試讀,並不是分析川普勝選與希拉蕊敗選的原因,而是舉出了希拉蕊的那篇敗選感言。一篇好的敗選感言,感動人心是必要條件,但也揭示了自己的風度與民主風範,並宣告自己是否將東山再起、捲土重來。希拉蕊的感言,只是將原本準備的勝選感言稍作調整,除了向川普祝賀外,她也試圖弭平選戰過程中所造成的分裂,期許政權和平轉移,期許走向一個偉大的美國……。個人以為這是對身為政治人物非常艱難的要求,也是所必須面對的一種矛盾。明明對手不怎麼樣、明明民調都顯示自己勝券在握,卻得要接受這殘酷的事實,時間只在一個晚上幾小時而已,相信承認敗選、說出恭賀對手的話是多麼不易。
從《歷史的草稿:那些差點成真的劃時代演說》目錄可知,在一些歷史重要時刻,窺見政治人物的抉擇,瞬息萬變、詭譎的時局當下,得說出一篇名留千古的演講是多麼不容易的事情、本書正是探討那些未曾發表演講的草稿,背後鮮為人知的秘密與小故事,相信除了增添閱讀樂趣之餘,亦帶領讀者再次回顧歷史課本上出現的大事,一探事件背後人性率真或糾結的一面,及面對的壓力與解決問題的智慧。推薦給各位讀者一本不同凡響、題材新穎的歷史紀實報導作品。
此篇文章已有 {{article.like_count | currency '' 0 }} 人讚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