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書評|萬曆十五年
推薦指數:
2021.11.06 更新
公元1587年,在中國為明萬曆十五年(丁亥),當年氣候反常,不過只是小事卻沒有釀過大災,和過去相比算是平平淡淡的一年。萬曆皇帝是個熟悉各種禮儀的君主。1587年三月是他年滿二十三歲,登上皇位也將滿十五年。在他八歲那年,父親為他舉行了象徵成人的冠禮,換了多次衣冠服飾,手持玉圭,被引導行禮,用特設的酒杯飲酒,隔日又北引導出來受百官慶賀。
幾個月之後剛滿九歲的皇太子穿著喪服,因父皇剛剛駕崩,心中哀慟連兩次拒絕即位第三次才為了社稷為重才免如所請。
登上帝位後,就必須為各種禮儀照章辦理,每年十一月皇帝要接受下一年的日曆,並正式頒行於全國,讓百姓得知何時可播種穀物,和日宜探訪親友。
對萬曆皇帝有極大影響的就是慈聖皇太后了,除了她沒有人能給予他真正的天性之愛。但是在萬曆登極以後,根據習俗太后和皇帝間就隔著一段無形的距離,交流變得極為不便。像是萬曆下令為慈聖修葺裝潢公室,完工後,她的感謝並非以親切口吻表達,而是以文章讚賞萬曆的純孝。
張居正管理了萬曆的教育事務,規定萬曆每日完成功課:經書、書法、歷史後,下半天的時間可自由安排但仍得複習功課,因為隔天要背誦前一日所學,若準備充分張先生會頌揚天子英明;相對的如果背得結結巴巴或讀出別字,則張先生會立即拿出嚴師的身分加以質問,使他無法自容。
萬曆皇帝從小受到父皇和慈聖太后嚴厲教導,使他熟悉各種禮儀,並在張居正的協助下學習,書法能力更加進步,在他登極不到四個月,發生第一次星變,在張居正指導下立即省思自己的行為,並加以改正,透過努力化凶為吉。
在這本書中能看出明朝制度、思想方面的弊病,一個朝代的滅亡「皇帝的消極」、「宦官的貪污」都是契機之一,沒有人能夠想出四角俱全的制度,弊病存於其中,因此盛極必衰。不只中國,世界上每個王朝皆是如此,不過就是存在時間長短不同罷了。日本——唯一萬世一系的國家,經歷幕府的掌權並且走向君主立憲,到現在的無實權天皇,默默走過與其他國家相似的命運。而如今,大部分的國家實施民主體制,少數仍是專制體系,不論是哪種體制都應時時改進其制度,歷史是改革的嚮導,掌管國政的官員學習歷史,為的就是不重蹈覆徹,汲取歷史教訓不犯前人的過失。
此篇文章已有 {{article.like_count | currency '' 0 }} 人讚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