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書評|父後七日
推薦指數:
2023.04.10 更新
作者劉梓潔在這本書運用了幽默詼諧和閩南語放進了文字中。父親的離別呈現作者的堅強,甚至用幽默風趣的文字寫父親的死亡,讓讀者不會用過度沈重的心情來看這本書。文字呈現方式很有台灣鄉土文化的風格,難人尋味。這本書帶給我很特別的影響,在台灣這座島嶼上似乎大家都不曾大大方方、坦坦然然的講起離別,當一談起生死這件事情時,長輩都會制止我們,叫我們不要亂說話。不過我覺得人生下來就必定會有離別,只不過是早跟晚的區別罷了。倘若我們越是不去理解它,那大家會對死亡這件事情產生更多恐懼和未知。書中談到台灣葬禮的繁瑣和複雜,呈現出西方葬禮的簡單快速;在台灣葬禮這件事本身是在哀悼逝者;西方則是慶祝逝者生命的一天。但也因為繁瑣的儀式和程序,顯現出作者的不慌不忙、堅強和理性的內心,這一點是我覺得特別不容易的地方。
當我們談到生死離別,就會想到悲傷、負面的情緒,倘若我們都很珍惜與身邊的人相處呢?那當他離世的時候還會哭哭啼啼的嗎?我想應該不會了吧,反而會替他開心,希望他能好的離開。️現在生活那麼忙碌,大家都有工作要做、學習要忙,花很少時間陪陪自己的家人,大部分都把時間花在應酬、工作、同學、同事身上居多,因此和家人慢慢疏遠。希望大家都能珍惜眼前此時此刻的狀態,不論在你身邊的人是誰,請好好記住他,不要忘記這個美好,我想這就是書中所想傳達的訊息吧。
此篇文章已有 {{article.like_count | currency '' 0 }} 人讚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