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簡介
- 區域
---
- 學校
---
- 星級
---
-
父後七日
2023.12.14更新
淡江高中 Peggy (0)
這是一本既幽默又反諷的語氣來表達,從一開始的救護車「無醫~ 無醫 ~ 」跟「有醫~ 有醫~」就知道作者寫作的方式打破了一開始對喪禮的印象。書中訴說的父親死後的第一天到第七天從在上班接到通知,那種感覺很難用言語表達,這讓我想到有次在上課,班導突然叫我收拾書包趕快去校門口爺爺奶奶在等我要趕快去醫院,爸爸情況不好醫生通知病危,當時去的路上,一路都不知所措⋯⋯直到到了醫院看到爸爸躺在病床上,護士們急著將爸爸推進手術室,病床上的爸爸臉上插滿了各式各樣的管子,手上有著許多看著就很痛的暈清還有許多很粗很粗的管子,那一刻覺得天都要塌了,我的超人爸爸可能在也醒不來了在也好不了了,那種感覺是心痛,絞痛到沒辦...
0 0
-
愛要及時
2023.08.28更新
再興中學(國中部) 林某人 (1)
作者用幽默的手法寫出父親過世後的七天他每天的心情轉換。從剛開始一想到就悲傷,慢慢轉換成釋懷。用最悲傷的心情,寫出詼諧有趣的內容。紀錄從此與父親天人永隔後每天的生活。此故事依真實事件改編拍成電影,此書還獲得《林榮三文學獎》首獎作品。 這本書和往常對於死亡的態度與理解不同,雖然都很感傷也很難以接受,但作者給我的感受很深沉。當作者失去父親後彷彿失去的依靠,雖不至於悲痛欲絕但也在作者心裡也從此留下悲傷的記憶。當父親離開後才發現有很多未完成的事情,但從此也在無機會。只能帶著這份遺憾來幫父親辦完喪事且繼續努力的活著。我覺得作者很勇敢也很樂觀,在此後的生活他沒有因為親人離世而自我頹廢,反而寫出此...
0 0
-
父後七日
2023.04.04更新
淡江高中 陳芊珮 (0)
作者劉梓潔在這本書運用了幽默詼諧和閩南語放進了文字中。父親的離別呈現作者的堅強,甚至用幽默風趣的文字寫父親的死亡,讓讀者不會用過度沈重的心情來看這本書。文字呈現方式很有台灣鄉土文化的風格,難人尋味。 這本書帶給我很特別的影響,在台灣這座島嶼上似乎大家都不曾大大方方、坦坦然然的講起離別,當一談起生死這件事情時,長輩都會制止我們,叫我們不要亂說話。不過我覺得人生下來就必定會有離別,只不過是早跟晚的區別罷了。倘若我們越是不去理解它,那大家會對死亡這件事情產生更多恐懼和未知。書中談到台灣葬禮的繁瑣和複雜,呈現出西方葬禮的簡單快速;在台灣葬禮這件事本身是在哀悼逝者;西方則是慶祝逝者生...
0 0
-
父後七日
2021.03.28更新
同德高中 MSTER (2)
看完父後七日後,發現死者喪禮來關注的親人、鄰居很少,在一開始,兒女在抵達父親的病床時,父親已經無力回天,在旁邊照顧他的親人,一個都沒有,覺得有點可悲,回到家中後,我覺得最好笑的部分是,道士叫女兒哭就哭的那一部分,不過她也講了一句“現在是要哭?還是不要哭?”讓我想了一下,覺得還滿符合現實生活中常想的一句話,到父親出殯時,讓白髮人送黑髮人。最後的結局也感覺有點鼻酸,女兒在搭飛機時,還會想起給父親買過一條煙。 我覺得在看完“父後七日”後,希望可以給大家珍惜當下的啟示,好好珍惜目前與所有人的相處,因為不知無常何時來到。把握每一個當下,做出符合自己所期待的事情,不讓遺憾留在心中,跟著自己被埋到土...
0 0
-
父後七日
2021.01.23更新
和美高中 魚君 (2)
不管在哪個地方,死亡一直是個禁忌且神秘的話題,因為人們懼怕死亡,不知道死亡會不會痛、死後又會去了哪裡。雖然無論哪個宗教,多少會有一個死後世界的概念,善者到達天堂,而惡者則下地獄受到懲罰;但無論各個宗教把它塑造的如何,那終究是一個未知的世界,但是生老病死是人的必經的路程,死亡終究是會降臨在每個人的身上,所以這是一個不得不面對的課題。臺灣的喪葬習俗非常的複雜,常常讓作者不知道什麼時候該表現難過的情緒,或什麼時候不該難過,就會讓人覺得像演員,對往生者特別的不尊敬。每個人這一生一定會碰到一個難題,就是「死」,面對親朋好友的離去,人們總是會有很多五味雜陳的情緒,但是不管怎麼樣,他們還是會一直存留在...
0 0
-
非常搞笑、感人
2020.11.30更新
中山工商 阿安 (0)
在我國中時,老師曾給我們看過「父後七日」這部電影,然後電影中有好笑的部分,也有感傷的部分,主要是在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在這些人在離世的時候,大家都充滿著悲傷的感情,因為在主角的家庭中也是類似這樣的情境,在女角小時候,她的爸爸曾騎著摩托車載著她,現在爸爸走了,這充滿了女角滿滿的回憶,現在換女主角載著她爸爸(可能是他生前平常喜歡的東西),四處遊逛。但是裡面的人物的動作都非常的浮誇,然後我想應該是在他們小的時候家庭關係較沒那麼好,所以電影中可能時不時就有髒話的出現,因為在他們小的時候,他們的爸爸跟他們的媽媽很常就吵架,就這樣嬤嬤離開了他們,所以長大後,面對爸爸的死的他們來說可能...
0 0
-
悲慟
2020.10.18更新
再興中學 cathy (2)
父後七日,作者用散文紀錄了為父奔喪七日的故事,令人動容的是言辭間充滿了對父親的思念及不捨,最悲痛的莫過於親人的離世。對於父母的陪伴,我們時常因為相處時間久了,抱持著習以為常的態度,直到失去,我們才意識到「珍惜」是如此重要。 作者用黑色幽默的筆法描寫了傳統宗教信仰和喪禮,敘述日日發生的事,不直接向讀者表達情感,而是藉由喪禮及周圍的事物的描寫,襯托悲傷的情感。在接到父親去世的消息後,作者急忙返鄉幫父親辦理後事,卻見識到了一些傳統的喪禮儀式令人匪夷所思,作者也紀錄了下來,在處理事情的當下,似乎有點舒緩了對父親逝世的傷痛,但直到喪禮辦理完後,獨自一人時,悲傷之情一下爬上心頭,沒有了瑣碎的事情要...
1 0
-
父後七日
2020.08.27更新
和美高中 和美小飛俠 (1)
這本書的題材和我原本的認知有點衝突,但很有趣,作者將台灣傳統的葬禮,營造成類似喜劇的場景,沒有對葬禮上的程序有太多的描述,反而展現的是幽默中帶點風趣,尤其熱愛揶揄的挖苦,這其實在原本的日常生活中就處處可見,何況這是在葬禮上呢。這本書中充滿了台式幽默,但卻不會讓讀者覺得不尊重死者,反而利用揶揄的方式展現了台灣的傳統精神。但看完這一本書,依舊稍微有些感觸,在我小學三年級時,我的外公過世了,我突然從學校被接回了家,在路上,心情真的好難形容,第一次經歷親人過世,五味雜陳,一到家,就看到了那個大冰櫃,放著腳尾飯,聽著類似大悲咒的歌。我不知不覺的就突然哭了起來,那是個不可言喻的感覺,外公不會再回來了...
0 0
-
父後七日
2020.07.17更新
台南市光華高中 張堄鈞 (3)
只剩一條管子,名義上留著一口氣,坐著救護車回到家了。 七日,一個說長不長,一眨眼就過去的七日,感覺過得特別久,但中間卻感覺很不真實。想不到就這麼走了。 七日,料理父親的後事,葬禮是幾乎每個人都會參與到的過程,作者在這之中並沒有將喪禮寫得特別感傷,而是將過程敘述一次,但看著看著,深入其中後才發現,最白話的敘述才是最感傷的,那種思親的情緒一旦湧起,就不是說能停就停的。 總一直認為父母會陪著我們一輩子,是我們孩子心中屹立不搖的一座山,但猛的一想,其實並不是,畢竟人生無常,當我們年紀越大,父母陪著我們的時間便會越少,之前那些習以為常的陪伴,不是被我們無視,就是大肆地...
0 0
-
喪事裡的黑色幽默
2020.06.28更新
新營高中 新中田馥甄 (0)
在看完劉梓潔的《父後七日》時,心中除了感受到滿滿的親情之外,還有對作者的寫作手法感到驚艷。在我們東方傳統社會中,喪禮本身是一件嚴肅的事,孔子也曾說過,守喪要守三年。而在《父後七日》中,作者把以樂寫悲的手法運用得維妙維肖,像是把喪禮這件事看得很輕、很輕。顛覆了我們對喪禮的刻板印象,尤其是在作者父親出殯結束後,用了父親的死亡時間與親戚合資簽了大樂透,結果中了幾千塊,或者是當作者哥哥跟她說“靠北”(哭爸)真的是一件很累的事時,都能在字裡行間讀出作者的黑色幽默。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父後的好幾日,作者在搭飛機時想起要幫父親買他習慣抽的菸,卻突然意識到父親早已去世,此時的作者才能真正的好好放聲痛...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