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書評|嘗試給同學一點有關閱讀上的建議
推薦指數:
2012.05.05 更新
我喜歡閱讀,也享受閱讀。有人說:人可藉由閱讀增加自身理解的能力並訓練閱讀的速度。我既認同,卻又抱持著否定的態度。原因有二,其一:當閱讀是為了某種目的而存在時,它便失去了最純粹的價值──因渴望閱讀而閱讀;其二:因為我不同於常人的閱讀習慣使然,我閱讀的速度不曾進步,始終以龜速前進。我常用讀「教科書」的方式逐字閱讀書中的每一個細節,我咀嚼每一個字、使它們成為一個又一個的畫面,在腦海中重新拼湊成動態的影像。雖然旁人總是對我這樣「精讀」小說的方式感到傻眼,我卻樂此不疲── 一旦成功建立影像的話,故事就再也不會被我遺忘,並且,我可以用我的方式將整個故事在轉述給別人聽。我深深熱愛這種與別人分享的過程,更期望別人會因此而興起與那本書邂逅的念頭。所以,依我個人的觀點,我建議同學在閱讀時盡量融入故事中:「你可以藉由閱讀得到很多收穫,但別去計算『閱讀這本書對我會產生多大的效益』」。再者,常有人有「想閱讀」的情緒卻又不曉得「該閱讀什麼」。他們多半會詢問同學的意見──這是不錯的發展,因為可以在同學間帶動起閱讀的風氣。另一種人則是不停尋找書店的「暢銷排行榜」──這我就不太建議了,因為「暢銷書」雖然也會有經典之作,但多半還是「商業小說」(同商業電影的意思)在裡面佔了多數。遇到這種情況,我通常建議可以考慮古今中外的經典小說(如 紅樓夢、三國演義 乃至 戰爭與和平),因為它們得以流傳至今並在當代堪稱「經典」,想必一定有它的的價值存在。或是在選擇前,先思考自己較偏好「什麼樣類型、風格及寫作手法」,比較容易找到和自己對味的作家從中下手喔。
最後,我想強調的是:「情緒」相當重要。當閱讀的情緒來時,就是長篇的小說連續看個2~3集都不嫌累;但如果不幸地,書還沒看完,卻突然失了閱讀的情緒呢?這種時候就千萬別逼自己看完呀!正所謂「欲速則不達」,這樣不但不會產生閱讀的樂趣,還會白白糟蹋了一本好書呢!最好的辦法便是:將這本書靜靜放回書櫃。等到有一天,你又想起了它而再次將它拿起、重新閱讀時,心境又會有所不同而產生另外的樂趣呢!
此篇文章已有 {{article.like_count | currency '' 0 }} 人讚許/ {{article.collect_count | currency '' 0 }} 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