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書評|升上高中後,我如何開始我的課外閱讀
推薦指數:
2011.10.29 更新
38歲的我,現正就讀南華高中資處科二年級,顯然是個〝過期〞很久的老學生!然而,我曾經想過一個問題:「什麼才叫老?」仔細思量後,我覺得:「當一個人都不願意去動腦思考學習時,那才是真的老了!」當我看到有很多公公、婆婆級的長輩們,他們會利用時間去參加諸如社會大學、社區教學或是政府委外辦理的職能訓練等課程活動,他們的頭腦不停在更新活用,他們的知識學能也不斷在發展精進,誰說他們老了?我就覺得他們很年輕很快活!
在本校就學者,也看到了一些歲數不在我之下的「過期同學」,看到他們這把年紀還拎起書包用功努力的求知求學,讓我心中很是欽佩與感動。反觀少數幾位是在「保存期限」的年輕同學,頭腦正處於靈活新巧、體力精力正值充沛旺盛的時期,卻是不肯動腦思考學習而迷迷糊糊、混混噩噩的虛擲光虛,華麗其表而老殘其腦,真叫人為之婉惜!
現今為「證照時代」,各行各業也開始步進「雲端時代」,訴求的是理論與實務連結,追求的是尖端的科技,要因應滿足這些,就必須要具備「專業知識」!而「書本」就是累積各類知識,最佳的良師益友。「閱讀」真的是一件很經濟實惠的事情,作者經年累月或窮究一生的所得,我們卻可以又容易又方便的與其分享或是得其精華,所以閱讀真的是很有價值、很快樂的事。
詩云:「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不僅可以增加知識和變化氣質,也使有限生命或身軀變得更加寬廣無窮,既幫助我們觀照內在自我,又開拓足以超脫形骸限制的胸襟、視野和格局。禮記:「定、靜、安、慮、得」-除了原本用以說明修身之外,其實應該是更適合用來說明閱讀的層次與作用。
多年以前,承蒙更生團契前副總幹事陸榮良牧師關愛感召,使我不得不捧場讀讀《聖經》。我記得初次面對那密密麻麻、艱澀乏味的經典,我只勉力看了二頁就「下課」了。但就像買車買房一樣,無力一次付現,那就用「分期付款」來實現。第二天、第三天……前後37天我就看完了一遍《新約聖經》,接著我開始看更厚更大本的《聖經-合和本》,經過一段時間的耕秐,我也真的讀完了,迄今我已讀過五遍以上。讀書或成就任何事情,就好比聖經上說的:「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詩:126)。
《聖經》都能讀完了,那還有什麼書是我沒辦法去讀的?於是有了這個「頭期款」的能耐後,舉凡法律工具書、最高法院判例選集等等又臭又硬的書籍,我也能夠靜下心逐行逐字的整本看完。
在【三魚閱讀網】提供了很多元的閱讀資源與學習分享,是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極佳的交流站。所謂:「多看」、「多思」、「多做」,雖是老生常談,但其實還是有很深刻的道理。相信每個人只要有心閱讀研習,並且持之以恆的努力實踐,不僅可以讓求學過程更加豐富精彩,將來也一定可以走出一條令人激賞的燦爛大道!
讓我們一起悠游書海,一起年輕不老吧!
此篇文章已有 {{article.like_count | currency '' 0 }} 人讚許/ {{article.collect_count | currency '' 0 }} 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