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書評|升上高中後,我如何開始我的課外閱讀
推薦指數:
2011.11.06 更新
以前國中的時候,時常看一些外文翻譯小說、連貫性的小故事、勵志小說、武俠小說,但卻不曾真正認真的寫過一篇閱讀心得,有時只是看看書到底在寫什麼,看過了、看完了就會選擇性的忘記,因為總覺得沒意義、沒意思,有時聽到他人說起我曾經好像看過的書時,要與我討論時,突然就覺得腦袋空白,完全記不起來這本書到底在說什麼,根本就沒有仔細的研讀內容,或者要深刻的體會文字敘述的涵義,這些我都很少試過,但是上了高中之後,透過學校老師提供的網站,讓我的得知了一些管道,有哪裡可以看、可以寫、可以尋找新書的樂趣。上了高中,所看的書就變得多元化了,凡是看過的書都讓我愛不釋手,都想要把每一字句、每一段落、每一結篇,好好的收藏在腦袋瓜裡,形成腦袋的知識份子,自行運用。書的作者利用著自己的知識、古靈精怪的性格、自身的深刻體會誘惑著我,透過異元次,將我吸引在書的異國風情,處身於書的世界,讓我不懂得「何厭之有?」。
以前師長常跟我們說要多多看書,作文才寫的順,但我倒是覺得常常看書,體會作者所要說的涵義或隱義,就可以明白我們為什麼對一件事能夠有獨特的看法,而且可以更加的了解自己到底想要什麼,並且能夠轉換一個思緒、一種心態,這種感覺不是常有的,要的是能夠深刻體會。人說「行業百百種,書也是百百種」,挑選的好,選的自己開心、選的自己可以自由延伸、舉一反三,這種事就用不著朋友的舉例、師長的叮嚀、家長的督促,自己就可以做的讓人很滿意,並且能流連忘返。
此篇文章已有 {{article.like_count | currency '' 0 }} 人讚許/ {{article.collect_count | currency '' 0 }} 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