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書評|升上高中後,我如何開始我的課外閱讀
推薦指數:
2012.02.09 更新
依照以前升上國中的經驗,還是個正在熟悉新的學習環境的小毛頭的時候,閒暇時間即使是我無法察覺,卻是三年中最多的,因為只要到了國二下,考試及作業會不知怎麼的在極短時間內快速浮現,呈倍數增長,凝結成一塊密集的冰山,緊緊嵌入腦殼中吱吱冰鎮、嘎嘎作響。到了國三它只會不斷地膨脹,直至考完最隆重的升學考後,才會自動爆裂,將所有陳年的生氣散發出來,讓原本看好幾次醫生都治不好的病不藥而癒。我總希望自己可以利用空檔看看課外書,舒緩一下緊繃的神經,順便也能陶冶身心,但怎麼擠也擠不出那種夢寐以求的美國時間。然而,面對身為一個學生該有最基本的課業壓力,難道不能找到更「無痛」的方法追尋讀課外讀物的時機嗎?於是我從升上高中的暑假開始安排固定的閱讀時間,也比往常更頻繁地逛書店。因為我領悟到只要開學,大概就不會有剩餘時間從事任何娛樂。我讀的書種也算是廣泛,從科普到文藝皆或多或少有接觸。在科技新知方面,我較常閱讀期刊雜誌,如「科學人」及「牛頓科學雜誌」,因為它們會定期刊登最新的科技發展,不像一般書的內容難調整。而有趣的是,前者是美國人所撰,後者為日本人所著,兩國皆為當今經濟與科技的佼佼者,搭配著讀就有中西合璧的味道。在文藝方面,由於現今交通便利,台灣儼然也成為一個地球村,翻譯文學充斥整個書籍市場,無所不在,要見到原文為中文的散文及詩集,若不是要從課本挖掘,要在市面上找到它也只能再等一輪藍月出現了。我的讀書習慣也遭受波及,新的潮流迫使我讀原文書籍,因為我不喜歡經過曲折迂迴的路得到原作者要傳達又有可能被扭曲的意象。當我讀原文書比讀國語還自然平順時,我的外文能力也悄悄提升了,藉此我也吸收了各界觀點,逐步累積國際觀,捧著書本闖進眾多陌生的國度,也以多視角解讀我身處的世界。
課外閱讀,可謂人生歷練重要的一環,因為由書中我們才能被激發出新點子,我們才不用被故人曾遇到的瓶頸再被絆倒一遍。上了高中,我更應把握每一寸光陰,吸收每一樣我所能及的知識,加強那蘊藏在課本外的軟實力。
此篇文章已有 {{article.like_count | currency '' 0 }} 人讚許/ {{article.collect_count | currency '' 0 }} 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