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書評|升上高中後,我如何開始我的課外閱讀
推薦指數:
2012.04.19 更新
剛升上高一時,我還不習慣課外閱讀,埋首書堆,總是唸不完的教科書。平淡而瑣碎的日子過的很快,而且船過水無痕般沒有留下什麼鮮明的印象。直到下學期因為參加比賽的緣故,需要比課本更深更廣的學習,而長時間的逗留圖書館。環境真的能陶冶人心,當我看見這麼多書本精心地呈列眼前,有詩,有散文,有科學,有整個宇宙。我看著書,愣愣地看著,還聞著氣味,甚至不經意地伸出手來觸摸書皮和封面的烙印,在當下,滿是衝擊,文化的衝擊,既強勢又突然的洗禮。於是我的閱讀從此展開,最先我狼吞虎嚥,借什麼看什麼。日子久了,頓生無力之感,整座的圖書館是泅游不盡的海洋,而我是妄想喝光海水的魚,貪多貪快,頭腦很脹,卻依舊乾癟。那樣的閱讀與其說是休閒,反而更像比賽,為了證明自己不被課業束縛,硬要展現自我意識的比賽。之後,我逐漸明白閱讀其實有暗藏的時間成本,生命應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閱讀也應該重質不中量。我開始挑選書籍,不讓書本壞了胃口。起初,我參考各大書店的好書百大排行榜,或者科學年好書推薦等等,讀多看多,就懂得鑑賞書籍。先瀏覽序言,參考相關評論,擬出一開始的印象。再翻開目錄,問問自己喜歡嗎?有趣嗎?又期待看到什麼樣的內容?最後實際體驗,精讀部分篇章,是掩卷擱下?還是愛不釋手?就決定於此了。
回首過往,方知何謂畫地自限。
閱讀已然成為生命的節奏,好像呼吸一樣。
試問:一個人怎麼能夠不愛書,不愛閱讀?
此篇文章已有 {{article.like_count | currency '' 0 }} 人讚許/ {{article.collect_count | currency '' 0 }} 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