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簡介
- 區域
---
- 學校
---
- 星級
---
-
我認識的水城台北
2020.01.01更新
大安高工 小無 (0)
書籍內容大要: 舒國治的台北,是一個裝滿水的盆子,而我熟知的台北,是一個裝滿許多夢想的地方。 此書集結舒國治老師十多年來在《中國時報》、《聯合文學》、《號外》等等 報章雜誌上的二十餘篇散文,顯露舒國治從五零年代至九零年代所見的:由塘、小河、稻田所構成的「水城台北」逐漸變成現今高樓林立,人滿為患的北……。 閱讀心得: 台北,一個進步的城市,也是許多年輕人崇景來打拼的地方。或許很多人並不知道,在以前,這裡可是一座大湖,許多人靠著他生活,上至捕魚、種稻,下至洗衣服,洗澡。台北湖可說是與前人密不可分,就如同魚不能沒有水一樣,十分重要。 ...
0 0
-
水城台北
2018.12.11更新
松山家商 Li-Tong (0)
老台北是個水城,老台北,到處是小河小橋? 這本書是珍貴的台北田園記憶!六十年代的台北,曾是水渠密布,水田處處的台北。四十年來台北最大的改變,由水城變陸城。從此水城台北只能留存在記憶中了。讀完了水城台北後,想了一想原來小時候家人最常帶我去的地方都是老台北了,比如二二八紀念公園,在家人口中都叫它新公園,簡單的市區路線,卻也意外認識了台北的歷史,公園裡水邊的拱橋還有周邊的土地銀行,這棟建於日治時期的三級古蹟,結合了日本和埃及建築趣味的建築,不只廊道的天花板上有雕花,連地上都有雕花,還有以淺咖啡的防空色為基底的台北郵局,在台北街頭上增添擠了幾分異國風,旁邊則是一級古蹟的北門,但位在車流量極大的圓...
0 0
-
由水城變成陸城的台北
2018.09.29更新
士林高商 kk48698 (1)
四十年來台北最大的改變是:由水城變成陸城,六十年代的台北,遠足之去處約有:大溪公園、基隆中正公園、中和圓通寺、陽明山、新北投;郊遊之去處約有:十八羅漢洞、皇帝殿、觀音山,以上三處皆賴攀爬;野柳、八斗子及和平島、金山及白沙灣、新店情人谷,以上五處皆有水景;北投地獄谷、鸕鶿潭,以上數勝,其實在七十年代中期後已然不風行。以前的台北跟現在的台北擁有極大的差距,以前是個水城,現在卻是個陸城,而且還變的相當繁榮,碧潭、烏來、廣興水畔、金山野溫泉、淡水河畔茶棚、內外雙溪、大屯山、二龍山瀑布、觀音山、北濱……許多觀光景點,時常在這些地方辦活動,四通八達的捷運,讓我們可以說走就走,在台北這個大都會區,時不...
0 0
-
傳統水城
2017.12.30更新
松山家商 Hao (1)
看完水城台北這本書後,讓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前人的辛苦以及這六、七十年以來台北的變化了不少,之所以能讓這本書叫做水城,是因為台北市之前就是一座水城,到處可見到水池、陰溝等,這也讓我想體會看看前人所生活的房子以及環境。 為什麼時代會變成現在這樣子呢? 時代的變遷,這要從這本書裡講到六十年代開始講起,那時出現了改變台北的建築物,那就是公寓,公寓的出現,造成了台北曾有的【水都】稱號轉眼間已成為了歷史性曾有的稱號,這也是因為當時前人為了建築公寓,而不得以必須填水造陸所造成的,這一望四季的水池裡的水越來越少,現在也只能從書本上的照片才能窺見過去水城台北的模樣,我只能感到非常的惋...
0 0
-
水城台北
2017.11.09更新
大安高工 Guava (1)
水城台北這本書,讓我深深體會到前人辛勞,假日時騎車所經過的地方,是前人耗費龐大人力修整河道,才能繁華成就所逐步呈現的城市風華;棟棟高樓,是前人絞盡腦汁,參考過無數張設計圖,碰壁了數次,方能建成的。在我們閒暇之餘中,不妨飲水思源懷並抱著感念之情遊走於這座美的城市。 也許是巧合讓我偶然遇見這本書,彷彿乘著書頁穿梭於臺北過往的景象,我這才發現台北不單單只是養育我成長的地方,我彷彿望見街上那川流不息的人潮中,曾是孩子們嬉戲玩耍的田野,玩耍的地盤;路旁的水溝,也曾是泥鰍們棲息的地盤;現今連接著兩邊河岸的大橋,過往曾經是商賈摩肩擦踵穿梭於兩岸之間的小木橋。平常對我來說只是再平凡不過的景色,如今...
0 0
-
水城台北讀後感
2017.07.29更新
內湖高工 tomini sora (0)
看完這一本書,名叫水城臺北之後,給我的第一次感觸是,過去四十年的台北與如今的台北變化了不少,從這一本書的標題來看就能知道過去的台北市是作水城,到處可見水池、陰溝,也勾起了作者兒時的回憶,從春天四季如春,就可以講到他對環境的見解。在過去,四個季節的區別並沒有很明顯,所以從中的秋季、冬季並沒有親身感受,而那一些詩人對於春季的名言佳句,對他們來說,只不過是一件習以為常的事情,但也講到了當時在鋤草對他而言是一件頭痛的是,而讓他們真正羨慕的是沒有沼澤和野草的紛擾,而是擁有充斥著石砌成的建築,就如同北歐的西班牙一樣。從中得知道作者期望的理想生活。 而接下來的內容則介紹了時代...
0 0
-
台北城的曾經
2015.02.28更新
形容詞 (1)
書名:水城臺北 作家:舒國治 出版:皇冠叢書 年份:2010 簡介:臺北男兒舒國治,娓娓道來水城臺北的過去及現在。 好言佳句: 「飯後,找個咖啡店喝點東西,或是乾脆在衡陽路;懷寧街口的『公園號』買一帶酸梅湯,帶進二二八和平公園裡的音樂台的板凳上邊喝邊休息。」 「這一段靜巷小路之旅,不去貴德街、迪化街、西昌街、三水路這類大稻埕、艋舺等的古典區段,只為了可以邊散步、邊聊天,吃點小吃,看看路樹,賞賞人家門牆的悠閒之遊,藉以略得一抹三、四十年前台北人家住居的約略風味,或許也是某一分旅行中的探采真實部分。」 「騎樓下裝設的公用電話,竟然不自禁成了青少年偶據的隱私設備,他們騎摩托車咻的一下鑽到話機下...
0 0
-
以水為鏡,可以知台北
2011.04.07更新
大安高工 小仙女 老師
繁華勝景、熱鬧非凡的台北是臺灣的首善之都,生活在台北的人,經常被它的便利與舒適寵幸地不知民間疾苦。在台北「長成」這種人文薈萃的成熟城市之前,他的素顏樣貌頗令人遐想。有一個現代秀才──舒國治,在21世紀臺灣次文化語彙橫行的時代,以典雅簡潔的18世紀文字,帶領我們一窺老台北的素顏。 近年來,似乎無論政府如何治水,台北都難逃世界工廠污水盆的命運,遇雨即成災變。台北原來就是這樣的嗎?其實,台北原是鑲在臺灣頭上的一個小盆子,一旦遇上颱風大雨,路上便積水處處,不過水很溫和,化成一面面的鏡子,映照出古城市的原形。早期的台北居民與「水」和平共處,40、50年代的台北,或見水塘處處、小溪迆邐、溝渠縱橫,...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