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博客來
青春博客來閱讀平台

網站功能選單

(快訊) 金馬影迷新世代青春徵文活動開始嘍!!

會員登入

忘記密碼

本季選書導讀

<經典文學> 聰明的人都離開了──陳茻評托爾斯泰《傻子伊凡》

【編輯室報告】
你想當愚蠢的聰明人,還是有智慧的傻子?聰明人用腦思考,總是想得很多、很遠,永遠不知滿足;傻子用心思考,很多事情不會想,也想不到,笨到連貪婪是什麼也不知道。
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以《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妮娜》等巨著聞名於世,被列寧譽為「最清醒現實主義的天才藝術家」。《傻子伊凡》是托爾斯泰晚期創作的寓言故事,透過俄國民間故事中的傻子英雄,帶領讀者探詢傻子哲學的真諦──「傻」,是一種天分,更是一種智慧。


 

文/陳茻

 

《傻子伊凡》是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晚期的寓言作品,帶領讀者領會傻子哲學的真諦。

 

收到書稿的時候,不知算不算某種緣分巧合,我手邊在寫的文章,是關於《老子》的。

 

《老子》一書中,曾描繪過理想世界的形貌。那是一個有著古老風俗的群落,有兵器與車船,但都沒有被使用,人民安居樂業,滿足於生活的種種。幾乎沒有對外的交通,人們似也聽得見鄰近村落的雞犬聲,但人民至死也不會遠徙,更不會與其他城市有任何交流溝通。

 

我想我絕不會是第一個指出《傻子伊凡》中最後的國度,與《老子》中展現的理想社會極為類似的人。人們也很容易會聯想到陶淵明的〈桃花源記〉,這幾個文本勾勒的社會輪廓,有著高度的類似性。

《傻子伊凡》裡談得究竟是不是理想世界呢?《傻子伊凡》《老子》或桃花源所要談的,真的只是一個純粹的理想世界嗎?

 

仔細想想,這幾個夢幻國度都過於遙不可及,那個世界展現的越純樸、善良,帶給人們的失落感也就越巨大。那個美善的社會畢竟不存在,且永遠不可能到來。原因無他,只因為文明的列車正飛快朝著相反的方向駛去,速度只會越來越快,方向也越來越失控。

 

在《傻子伊凡》的理想國當中,人民自給自足,與老子講述的小國寡民、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有高度的相似性。

 

《傻子伊凡》以「傻」作為切入點,反襯出追求更好生活的聰明人們,卻離真正的生活越來越遠。這是諷刺而荒謬的,加上帶點童話色彩的劇情,不來總讓人有些想笑。但仔細想去,這些誇張的情節,正暴露了血淋淋的人性。

 

《傻子伊凡》逼出文明路上兩個巨大的問題:「選擇」與「欲望」。文明的列車駛去的方向,大抵受到這兩者的影響。人因有了選擇的能力,是以開啟了更複雜的世界,人因為意識到自己有選擇的權力,所以也開始計較一切的利弊得失。一次又一次的選擇的機會出現,讓人開始相信自己的選擇如若一路正確,最終將會換來更好的人生,欲望也由此而生。欲望會持續餵養出新的欲望,新的欲望帶來新的可能,新的可能又提供了新的選擇。人類的世界越來越色彩繽紛,漸漸失去最初的顏色。

 

君不見伊甸園中還沒吃下禁果的亞當與夏娃,可曾有思考過自己能選擇什麼樣的人生,又何曾苦於欲望之不可得。禁果又稱分辨善惡樹、知識樹,吃下那果實後,人們突然發現這世界的一切都需要被重新計算、衡量,都需要開始計較後果。人變聰明了,懂得開始評價世界萬物,卻被迫離開了伊甸園。

 

伊甸園像是那個傻子的國度,人們在裡頭別無選擇,也從不需要去選擇,更不必承擔自己所選擇的一切。可沒有自作聰明的,又何來所謂的傻呢?

 

於是我們可以發現,「傻」是相對於聰明而生的概念,在《傻子伊凡》的故事中,傻意味著不懂計較利害得失,不會將選擇權保留給自己,人說什麼都答應,與其說他信任所有人,不如說他此生從未懷疑過人性,更不知懷疑為何物。

 

有意思的是,古今中外描繪理想的國度,設定上都如伊甸園這般,存在於文明的最初,人們都曾在那裡生活過,卻日漸遠離。追求理想世界的人,所指的方向都不是前進,而是回歸。以渴望回歸的姿態置身於不斷奔流的歷史長河中,才暴露了那巨大的無力感。這意味著有些路一旦踏上了,就再也回不了頭了。

 

古今中外的理想世界,都不約而同的以原始社會為模型,與現代人追求的文明社會背道而馳。

 

如傻子伊凡中的大哥與二哥,一個好戰一個貪財,正好代表了人性中的兩大問題。中國談人性問題者,荀子算得上是極具代表性的人物,他曾提過人性的問題,包含了自利與暴戾等幾個層面,自利的人們為了得到好處,容易罔顧他人的利益,人們之間也會互相爭奪。人與人之間也存在著某種相排拒的情感,放任這些只會讓人互相殘害。這裡產生一個值得思索的問題,如果人們所擁有的資源是無限的,人們還會互相爭奪嗎?

 

依據荀子的說法,人們之間互相殘害彼此,並不全然是為了爭奪資源,這是人天生的性惡,不是為了求生存造成的惡果而已。《傻子伊凡》完整的展現了這一點,大哥西謬身為一個戰士,戰爭就是他獲取利益的方式,戰爭帶來的殺戮從來不曾讓西謬感到遲疑,他需要的是打贏更多的仗,需要更多的兵力。二哥塔拉斯則以商業行為致富,商業本來自於不同文明間貨物的交換,但貨幣出現之後,追求富有的人們也開始未知汲汲營營,有時甚至失去了貨幣的本質。

 

人的暴力以及貪婪是會無端成長的,甚至不是為了獲取更多「實質上的利益」,只是盲目追求著比現在更進一步的狀態,即便那個狀態並不真能代表什麼。戰爭已不再只是資源的搶奪,戰士的光榮建立在無謂的殺戮上,西謬逐漸走上的,正是人們不斷踏上的那條不歸路;貿易也不再只是為了交換彼此的資源,商人的成功取決於能否擁有更多的貨幣,貨幣不再是方便人們交換貨物的工具,有了獨立的價值,塔拉斯追求的,也正好是現代人所面臨的巨大困境。

 

有了更多的選擇,也多了更多的欲望,但日子真的有過得更好嗎?

 

社會進步使人們的選擇變多,然而伴隨而來的卻不是滿足,而是更多的慾望。

 

只不過,從今日的角度來看,傻子伊凡建立的國家也未必是完美的。這個國家的人們不懂得戰爭為何物,遭遇到戰士無情的攻擊時只能脆弱的哭喊,等待入侵者良心發現。這個期許非常不切實際,這是傻子伊凡這個故事與現實的距離。在現實中,與世無爭的國度註定會被強勢文明給入侵,或瞬間滅亡,又或慢慢失去自己的樣子。

 

傻子伊凡的國度之所以能保有它的原貌,有個重要的條件。當伊凡成為國王,「聰明人」是完全無法在這個國家生存的,用孟子的話來說,這個國家要的都是「勞力者」,但拒絕「勞心者」階層。這裡沒有貴族,不勞而獲者誰至會受到賤視,有著素樸而古老的農村社會習慣。這裡沒有複雜的對人權、自由、民主等普世價值的論述,有的只是一切一切的理所當然,人們的生活幾乎沒有多餘的選擇,也不需要選擇。

 

在這樣的國度裡,並不需要所謂的「管理者」。人們不會去考量其他的選項,只是辛勤的工作,不會去計較得失,只會共享一切。這個社會沒有需要調解的衝突,自然不需要多一個人來「管理」勞動者。

 

我常常想起老子說過的「大道廢,有仁義」,當世界偏離了正軌,偏離了大道,才會出現仁義道德這些價值觀。也許當我們在談什麼是自由、什麼是人權的同時,正也暴露著我們其實已丟失了人與人之間最原始而純粹的對待方式。

 

當我們試著用盡全力追求更好的生活的同時,我們是不是也早已失去了生活的能力呢?人們都追求著聰明智慧,好讓我們在面臨複雜的選擇時,能夠做出更好的判斷。然而,這些選擇又從何而來?是誰給了我們一個需要不斷選擇、判斷,不斷權衡利害、計較得失的世界?

 

托爾斯泰筆下的傻子們不懂這些,他們活在那個神奇的傻國裡,不知道什麼是煩惱,甚至也不懂什麼叫快樂,只是臉上常常有著滿足的笑容與純淨的眼神。

 

聰明的人都離開了,他們以為他們去了更好的地方。

 

他們去了他們以為的,更好的地方。

 

 



 延伸閱讀 

1. 與廢棄共存,才能找到「不廢」的勇氣──《廢棄社會》
2. 我只是想為自己夢想中的世界努力而已啊──《小書痴的下剋上》
3.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也寫同人小說?《一千零一夜》的未完待續──《千夜之夜》
4. 東野圭吾:「如果愛人有罪,請判我用無期徒刑來償還。」──李屏瑤評《危險維納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