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簡介
情緒勒索:那些在伴侶、親子、職場間,最讓人窒息的相處
心理勵志 周慕姿 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17/02/02
暢銷250,000冊! 掀起全台灣「情緒勒索」討論狂潮。 榮獲2017金石堂「十大影響力好書」; 2017誠品書店銷售總冠軍; 2017博客來年度暢銷TOP2、年度百大作家。 已售出中國… more
277 207
- 區域
---
- 學校
---
- 星級
---
-
情緒勒索
2024.12.11更新
國立大湖農工 U米 (1)
身為一個人,我們有感受,也有需求。我們應該要被尊重、被理解,而不是備「你應該」的教條壓著,使得兩人互動時,只有一個人的聲音。尊重自己,從了解、尊重,並接納自己的感受開始。學著練習不否定自己的感受,練習負起自己的情緒責任;同樣的,你也需要尊重他人的感受,並且讓他人練習負起自己的情緒責任。我覺得要先讓自己有能力安撫自己的焦慮,不回應對方的需求。當能夠養成這樣的習慣之後,再讓自己多做一些,甚至練習向情緒勒索者表達自己的感受,以促成正向的互動循環。書中的例子都源自於日常生活,讓我感到印象深刻,而且容易理解。這本書會幫我們用全新的視角去看待生活中遇到的各種情況,識別並處理那些隱藏在日常互動中的情緒...
0 0
-
情緒勒索
2024.06.29更新
北大高中 Zachary (3)
情緒勒索就是利用恐懼、義務和罪惡感來控制一個人的行為,來達成情緒勒索者自己的目的等等的。其中情緒勒索的六大特徵,分別為要求、抵抗、壓力、威脅、順從、舊事重演。文中提及有時候,表達自己的需求,其實對於關係也是正向且健康的;而兩者最大的差別,其實是在於,對方對他的要求是否非常堅持,毫無轉圜的餘地;他是否無視於你的感受與你的底線,步步進逼,且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由於對方的貶低,讓自己感覺到可能自己是不對的不重要,而藉此可能達到自己的目的。情緒勒索者擅長知道被勒索者最在乎的事物是甚麼,一旦不按照他想要的方式去做,他就試圖挑戰我們的安全感,讓人感到不安。為了克服這個不安全感只好按照情緒勒索者的方式...
0 0
-
提升自我價值
2023.05.28更新
國立大湖農工 113107 (1)
書中提到的情緒勒索這個詞在我們生活中時常聽到,不僅僅是用在情侶還是家人...關係方面,想必我們也知道這麼做是不好的,不過有時大家可能會在自己並未發覺的情況下對別人說出情勒的話,像是根據研究表明出其實我們常常聽到的「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也是一個情緒勒索的典型例子,至於說我們要怎麼去避免情緒勒索呢?我們可以透過「建立心理界線」,有效避免自己無意識走進情緒勒索的陷阱中,這本書則是告訴了我們要提升自己的自我價值,也要站在自己的立場去想,釐清自己的責任哪些事情是我們該承擔的哪些不是。像是市面上時常爆出的恐怖情人,最常說出的話如果你離開我我就傷害自己...,這樣的以愛之名綑綁他人情緒真的是對的嗎...
0 0
-
情緒勒索
2023.05.14更新
台南市光華高中 裴倫 (2)
情緒勒索事件非常常見的事,這本書最大的道理是提升自己的自我價值感,要知道自己的立場以及重視自己的感受,就算你今天不顧自己的感受去迎合他人,其實自己也不開心再來別人也會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你做一些其實你不想要做的事,情緒勒索是一種不健康的行為,它指的是一個人們試圖通過威嚇、恐懼、哭泣等方式來控制他人的行為或情緒,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常見到,例如一對情侶吵架鬧到要分手,女生就用他要跳樓來威脅男生不要分手,這種行為可能會在人際關係中帶來許多負面影響,包破壞信任、損毀自尊心和製約自由等,所以了解情緒勒索並學會如何應對它是非常重要的,我認為這本書是針對那些在人際關係中遇到情勒索問題的人來說是非常有用...
0 0
-
情緒勒索
2022.12.12更新
中壢家商 筑 (0)
生活中處處充滿著情感,但時常這些情感總逼著你喘不過氣,很多時候都把"愛"掛在嘴上,總拿著愛來挾持著你,或許剛開始還能接受,久了 膩了 怎麼辦呢?例如:爸媽總說這樣是為了自己好,或著情侶們時常有"你不這樣做 就是不愛我,但說真的,難道我們沒有照著對方理想值做就錯了嗎?很多時候情緒勒索也並非完全是言語,有的時候可能只是一聲嘆息、一個眼神,就會上鉤了,因為在乎這段關係,重視對方的感受,這樣的在乎或許是來自原生家庭的成長議題,也可能是害怕失去愛與肯定,但無論原因如何這份愛與關係都不應該被任何人濫用或消耗,而是被珍視。 很多時候被情緒勒索者都對自己非常沒有自信也不敢反抗,或許這也是為什麼時常擺脫...
0 0
-
孝是責任,順是選擇
2022.11.16更新
市立中港高中 Jasper (10)
《情緒勒索》可以說是開啟我閱讀歷程的其中一本經典好書,它幾乎適合任何年齡層且受用廣泛,閱讀過的人無不稱讚其實用性與作者激勵人心的獨特筆調。一年級過後再重新回來閱讀,又有另一種不一樣的感受。讀一本書時,零背景閱讀量和經過大量閱讀的差別,也逐漸地浮上我腦海。 在讀過許多心理勵志及精神醫學等書籍後,我對於作者寫的「勒索者也許不只是加害者,因為他們同時也被自己的焦慮給綁架了」一句尤其有感觸;我發現自己相較過去更能看清傳統加害者背後的難處,看見自己家人或朋友在做出類似情緒轉移的行為時,他們過去所經歷的傷可能比誰想得都還要深、還要痛。我可以肯定自己算是個健全的智人,且願意在捍衛自己權益的前提下幫助...
0 0
-
「勒索」
2022.06.08更新
再興中學 Galaxy (1)
這本書說明情緒勒索者可能在有意識或無意識中,使用要求、威脅、施壓、沉默等直接或間接的「勒索」手段讓被勒索者產生各種負面情緒,例如:挫敗感、罪惡感、恐懼感...... 很有可能就發生在你身上但是你卻全然不知曉。情緒勒索出現在生活周遭,有可能是家人、朋友、老師,又或著你自己便是「加害者」。 這些感受就會對被勒索者造成傷害,為了減少這些不舒服的感受,被勒索者可能因而順服對方的要求。長久下來,便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被勒索者讓勒索者以此手段控制、左右了自己的所有決定與行為,失去了「為自己做主」的自由與能力。最終,被勒索者的「自我」就在這過程中消耗殆盡。 對於...
0 0
-
請站在彼此的角度
2022.06.02更新
達人高中 無盡 (1)
我第一次接觸到這本書是國九時,它對我的感觸很深,因為那時我的心理狀況真的很不好,很負面、沒能量,看了這本書,我想我知道我要當好人,有時候,我覺得我必須當好人,因為「沒有選擇」,然而這個社會是這樣教導我們的,我們需要在意別人的目光與評價,需要獲得別人的好感,需要不斷地調整自己的行為,讓自己「好相處」。於是,我變得非常顧慮別人的需求,在意別人的想法。「在乎別人感受」的特質太過放大,變得以「別人的感受好壞」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甚至以別人的感受為首要,完全忽略了自己的感受,這樣的人,在人際互動關係中,或許常常會覺得非常辛苦,我無法不在乎別人的感受,一旦別人對我表達失望、生氣、難過等負面情緒,都會...
0 0
-
情緒勒索
2022.04.21更新
南投縣復臨國際實驗教育機構 Helen (2)
情緒勒索其實充斥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明明是與我們最親近的家人、朋友、伴侶,有時候卻覺得相處時刻變得很窒息。很多時候我們都不會發覺到,就想說再忍一次、再幫他一次,但其實這是永無止境的。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去幫助他人,或是自願去替他人做事,這些都是合理的。情緒勒索者時常會把自己的需求放第一位,只要對方沒答應或是達成他的需求,他便會用言語要求、威脅,對勒索者施加壓力,近而讓被勒索者產生罪惡感,而服從對方的指令。這是個惡性循環,因為被勒索者的自我認同感在過程中其實會越來越低落,而勒索者會一直用這樣的模式來滿足自己的需要。這整個過程並不愉快。這本書帶大家了解情緒勒索的模式,以及如何擺脫這樣的困境。我很...
0 0
-
情緒勒索
2022.04.09更新
再興中學 YC. (2)
群體動物、社群生活,人類鮮少一獨立個體之姿生存在一方。在這樣的社會中,我們必須學會和他人的相處之道、熟練地站在不同的身分裡去活著。在成長的過程之中,我們不斷接受外界的聲音,在社會化的過程中磨練自己、蓄銳養精。不過,這個過程中,難免挫折和糾紛。 而我遇見了這本由資深心理師周慕姿所寫的《情緒勒索》。起初,了解到這個名詞是在他人的介紹、談話中。勒索?情緒?情緒難道不是自身所控制的,究竟會因為什麼樣的原因被「勒索」。若是被勒索了,又會有什麼樣的結果? 我們在不同的環境下,都扮演著不一樣的角色,我們會希望自己成為一個正向的形象、有能力的人。但若這時出現了一個讓你懷疑自己是否做錯的言...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