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博客來
青春博客來閱讀平台

網站功能選單

(快訊) 「2024閱讀全壘打青春徵文活動」個人組得獎名單出爐嘍!

會員登入

忘記密碼

本季選書導讀

<動物保護> 多一份同理心,動物的命運也許會隨之不同──《以動物為鏡》

【編輯室報告】

「動物保護」到底是什麼?只關心貓狗也叫做愛動物嗎?吃肉的人有資格做動保嗎?人類也是動物,憑什麼對其他動物指手畫腳?我們為動物設想的一切──像是TNR(捕捉-結紮-放養)、把野生動物安置在動物園照料等等,這些所謂的「動物福利」,會不會根本不是動物需要的?
以上這些問題,是否也是你的疑惑?台大教授黃宗慧《以動物為鏡》探討的便是這些存在社會上的動保問題,與讀者一同抽絲剝繭,了解人類與動物共處的各種現狀、誤解或爭議,並致力傳達「所有動物保護都是從半吊子開始」的觀念,不要因為沒有信心做到滿分,就什麼也不做,進入動保的世界沒有什麼門檻,你我任何人都可以為動物盡一份心力!


 

文/王辰元(啟動文化副總編輯)

 

人從動物身上獲得許多,但動物未必受到公平的對待。其實我們只要能多一份同理心,牠們命運就會隨之不同。

 

《以動物為鏡:12堂人與動物關係的生命思辨課》,是由台大外文系教授黃宗慧所寫,書中雖然引用了不少經典文學著作,但不是為了鑑賞文學,而是透過這些故事,使讀者正視動物在社會上的各種辛苦處境。期盼可以藉此喚醒大家,對於動物表達關心的本能、對於動物或環境的付出,不必困在「不是100分就是0分」的高道德迷思。

 

如果從小家中有養貓狗鼠鳥等寵物(現在多以同伴動物稱呼了)的人,可能對於和動物相處會有較深刻的經驗,看著牠長大、一同生活、面對牠們的死亡……或者也較能認同動物也存在著感情,而不只是「物」。城市長大的小孩,有不少人對於「動物」的樣貌其實不太清楚,也不太關心,所以會鬧出「以為雞有六隻腳」的笑話;作者也曾在大一英文課堂上,被學生反問:「我為什麼要關心豬?那不過是一塊漸漸長大的肉!」

 

作者從小就喜歡動物,並且受到父親的影響,認為幫助動物是天經地義的事,從求學時代即開始實際參與動物保育及救援。12年前開始這堂名為「文學、動物與社會」的通識課,藉由一個個經典文學故事,探討許多人與動物的問題:我不吃素也能愛動物嗎?養動物、稱牠們「毛小孩」,難道不是因為太寂寞嗎?動物在動物園裡被照顧得好好的,這樣不好嗎?……這些問題不見得有標準答案,就連作者也常常反覆地自問自答。

 

你可能疑惑,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為什麼還要去關心?如果我不打算養動物,這些事跟我不是應該沒有關係嗎?

 

關於氣候異常、溫室效應、動物瀕危等事實,我們都明白不做些改變,未來的地球只會更糟(雖然也無法更好)。所以將目光從關注自身,漸漸擴大到與自己有關的人、與自己無關的人、其他國家的人、甚至是其他物種,正是這個時代的我們應該學習的課題。

 

我們從動物和環境的身上取得太多太多,但牠們未必受到公平或人道的對待。只要能多一份同理心,我們的所作所為只要稍有改變,動物或環境的命運也許就會隨之不同。不必受到太高的道德標準綁架,盡力而為就已經是一種改變。書中的各種討論,相信對於高中生而言,可以帶來不少省思及覺醒,這些事情,或許比讀書還要重要許多。

 

 



延伸閱讀

1. 自詡「萬物之靈」的人類,我們願意為動物付出多少──《別讓世界只剩下動物園》
2. 被遺棄的,也能轉化重生──馬尼尼為《詩人旅館》
3. 我們每個人體內,都有一點塑膠──《塑膠:有毒的愛情故事》
4. 將靈魂暫時遷徙到一本書裡──宮澤賢治《不輸給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