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博客來
青春博客來閱讀平台

網站功能選單

(快訊) 「2024閱讀全壘打」青春徵文活動開始嘍!!

會員登入

忘記密碼

本季選書導讀

<人文史地> 海鮮與牠們的命名──《花飛、花枝、花蠘仔:台灣海產名小考》

【編輯室報告】
你知道魷魚、透抽、花枝有什麼不同嗎?小編先自首,我完全分不清楚牠們哪是哪位!台灣四面環海,我們從海魚吃到淡水魚,卻常常弄不清牠們的的名稱,更別說有其他深入的了解。當我們走進海產店,桌上的佳餚說穿了就是一具具無名屍,即將把人家拆吞入腹,卻連名字也不知道,想想還真是無情到了極點?
《花飛、花枝、花蠘仔:台灣海產名小考》是一本兼具歷史與科普的海洋文化讀物。作者曹銘宗查證無數史料文獻,並深入民間訪談許多業者和漁民,帶領讀者認識台灣海味的前世今生,輕鬆卻深入地展開一場海洋文化巡禮。有了這本書,當我們再走進海產店,想必能更加熟練地認屍……咳,我是說點餐。


  

文/張瑞芳(貓頭鷹編輯)

 

吃過魚,但沒看過魚「走路」?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帶你從「命名」開始看起!

 

在超市偶爾會看到的同榮罐頭,一紅一黃,上頭有位老伯伯在釣魚。據說過去紅罐頭裝的是鰹魚,且主要在北部販售。現在則台灣各地都買得到,且兩種顏色的罐頭裏裝的都是鯖魚。

 

這種茄汁鯖魚罐頭,非常適合煮麵,我從小吃到大,卻一直沒弄懂為何鯖魚的台語叫「花飛」?結果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先生,在新書《花飛、花枝、花蠘仔:台灣海產名小考》裡給了答案。

 

簡單來說,花飛一詞源自鯖魚肚子上宛若發黴的斑點,因為黴這個字的台語文讀音,和飛是相同的。像這樣從語言尋找答案,就是這位台灣文化偵探的獨門祕技。

 

書名上另外兩種海產:花枝與你可能念不出的花蠘仔,也都一樣取名自外型特徵。從史料裡,我們知道了花枝不等於烏賊,雖然網路懶人包常常告訴你花枝=烏賊=墨魚。而花蠘仔的「蠘」字,將它拆成「虫」+「截」,可以看出指的是海蟹的螯足細長尖銳,而且有鋸齒,可輕易截斷東西的樣子。

 

除了長相決定名稱,「八字」也定義「人生」。過年常吃的嘉鱲(真鯛)和日式料理店常見的定食和一夜干食材「午魚」,名稱都是與牠們的生辰相關,而且還牽涉到不同產地的產期。

 

說來容易,但要找出答案可沒這麼簡單。庶民生活用語,常常不會記載成文字資料,許多名稱,別說我們叫不出,即使問魚販,他們也無法解釋個所以然。

 

像福爾摩斯那般,本書作者查史料,採訪魚販、廚師,請教語言專家,甚至上網找強者網友解答。再一一彙整、篩檢、確認資訊,得出解答,像是一部完整的推理劇集。只不過,這回對象不是案件,而是找尋身世的海味人生。

 

 



延伸閱讀

1. 有影子處亦有光,夜裡的海上燈火依舊──《這裡沒有神》
2. 多一份同理心,動物的命運也許會隨之不同──《以動物為鏡》
3. 在找一個哆啦A夢當朋友前,我們必須做好準備──《科技選擇》
4. 我們每個人體內,都有一點塑膠──《塑膠:有毒的愛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