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勵志> 「沒有夢想」,是一件羞恥的事情嗎?──《在名為人生的旅途,做個夢想的逃兵》
文/楊國治(尖端出版資深主編)
「沒有夢想」。這件事在我從小的求學過程中始終困擾著我。
兒時,遇到類似「未來志願」的作文題目,我便會取巧的選擇一個最安全的答案:老師。選填大學志願可就沒這麼輕鬆了。分數不夠上社會共識的「好學校」,為了安撫父母,我選擇了商學系。唸到第二年發現毫無熱情,沒有天分,痛苦至極。畢業前夕有件事深深震撼著我。一位女同學在我隨口問起接下來想做的工作時,非常堅定地跟我說「業務,我只想做業務」。
圖/尖端出版提供
我非常羨慕她。我到目前為止的人生從未能像她一般這麼清楚的決定自己想成就什麼。當一些漫畫主角熱血地喊出「我為此而生」時,我總不禁疑惑自己究竟將何去何從。坊間的報導、書籍、意見領袖,紛紛倡導「人因夢想而偉大」、「有夢最美,希望相隨」,但為什麼我始終無法為自己的未來拼湊出任何藍圖?沒有夢想、找不到志業,隨波逐流就注定要白活了嗎?
在我成為編輯第三年時,與信佐因緣際會下有了接觸。早在認識前,信佐翩翩美少年的形象便深植每個網路角落,透過圖文作家阿噗的「表哥」角色,信佐有如從「撕漫男」般躍於世間,更別說他後來在台北東區集資開了間咖啡店、當上老闆、上遍網路節目、成為業配王等等種種創舉。面對這種「成功人士」,我私心覺得彼此一定處在不同世界,就算他臉上有笑意,一定也是俯視的那種。
然而,在實際認識信佐後,我的刻板印象被輕易的打碎。他的獨立是為了離家、工作是為了還學貸、開咖啡店起因於失業、健身只是因為不運動就會過瘦。那些功績赫赫的標籤,全都建立在不完美又平凡的契機,而非眾人推崇的「夢想」。
圖/尖端出版提供
「如果我曾經給你堅強、能幹的形象或想像,那麼我所建構的堅強有多少,苦澀就有多少。」
我們同年紀,背負著近似的時代壓力,急欲掙脫「草莓族」的共業,我在成長中遇到的迷惘他甚至加倍經歷過,「未來志願」的作文他交了白卷,被老師唱名公審,但現在,他的一舉手、一投足,全都自然地流露出努力的痕跡。
「我們已經有太多成功人士的著作了。我希望這一次換不成功的人來說,那個時候我們真的跟不上,那個時候我們真的做不到。」
信佐的「不成功」同樣反映在創作之路上,他的書寫並不順遂。從十六歲離家獨立以來,長期自虐般的努力最終累積成心理病灶,剛好在這段期間中爆發。在我們近乎失聯的一年間,信佐循著諮商師的建議,在失意的深淵中摸索,重建自己對生活的期許。而後,我們決定將書的內容,從愛情白皮書般的大情小愛,更改成現在的模樣。
「也許我們可以──在成為優秀的人之前,先成為一個溫柔的人。」
結果,這本半自傳式記錄信佐個人人生經歷的散文集,閱讀過的人卻無一不被打動、產生共鳴,大家都能從信佐的故事中看見過去或正困住自己的桎梏。簽書會中,信佐幾乎將全場讀者的提問都回答完畢,其中一位來自香港的讀者舉起手:「我年輕的時候愛玩輟學,看完書後感觸很深,正巧幾天前我決定重回校園,現在很不安……」他幾度哽咽到說不出話,在大家被如此赤裸的自白衝擊愣住時,信佐卻立刻鼓掌:「我們一起幫你加油!」
「我在生病時才理解,我們的確不可能完整體會他人的感受,也不可能真的懂對方的痛苦。但至少我們可以學習,學習去聆聽、學習著溫柔。」
也許他從作夢的過程中缺席了,但這位逃兵從未放棄過自己。他打開過許多眾人期許的「高端生活」大門,窺見過門後的光景,而他選擇以最適合自己的步調,回頭印證平凡的生活未必就教人失望。他從世間成功的框架中逃離,但他仍在旅途中前進,認真地對待所有經歷過的每一刻,看著他人所忽略的風景。
「希望這微弱的光點可以傳送給你,然後日子會好的,慢慢的。」
他漾起微笑。
延伸閱讀
1.【青春一起讀】黃益中:人生就像英雄電影,總要有人扮演反派角色
2.【親愛的十七歲】國際美人鍾明軒:「不要問自己要不要,請問自己想不想。」
3.【2019大學新鮮人特別企劃×學院大哉問】通識學院Peter Su:在放棄之前,先想想當初是為了什麼而走到這的
4. 現在,我決定要卸妝了──《我不漂亮:外表決定一切,但我決定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