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閱讀心花開高中組作品賞」第二名 獨行
彰化區
作者/青春博客來編輯室 2024-08-26
【高中組】第二名 Hcx|勵志中學
獨行
當一個人踽踽獨行在曠野,雨雪風霜淪肌浹髓,寂寞孤獨滲入靈魂,想吶喊呼救卻無法獲得回應——是否還要繼續跋涉?是否還能繼續跋涉?
閱讀本書,似有感應。在我的印象中,「孤立」好像一直存在我的生活,可是「孤立」並非物品,那是指人際相處的惡意陷阱?或僅是人以群分下的必然?細想也不甚精確,所以我好奇:若要為「孤立」下定義,是什麼樣子呢? |
首先,書名以「圖鑑」為題,而「圖鑑」的功能在於彙整收集同類事物,隱喻「孤立」以及其衍生的「霸凌」並非特殊單一事件,而是普遍發生的世間共相。世界上沒有純粹的善惡二分,任何人在有心或無意下,都可能成為其中一方——「要成為誰」?當然關乎個人內心尺度,但也不免受到外在環境和情勢強力左右。
因此,作者寫下了二十四人的故事,不過是以「被孤立」的人作為主角,一般來說,這些人是不可能成為主角的,所以這也是這本書的特色。二十四個人的故事都息息相關,從〈忍耐反而被無限糟蹋的國中生〉到〈正在被社會修理的社會新鮮人〉,不管在家裡、學校或職場中,都會有人被「公幹」。更精確的說法是,「一天之中的二十四小時,都會有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方因為不同的原因遭到不同形式的公幹」,被忽視、被排擠……,背後的的原因無比複雜,如同心理學「黑羊效應」所闡釋,受害者「黑羊」之外,為取得優越感或團體認同而發動攻擊的「屠夫」和目睹旁觀的「白羊」,在造成傷害上近乎等重。故以此為前提,回應書中核心問題:當「孤立」升級為「公幹」是什麼——是一種詛咒,「不但讓人無法被異類接納,遇到同類時也無法互相拯救,直到把詛咒傳給下一個無辜的人」。
我也受過這種詛咒,無法被人理解,因為沒人在乎你和你的感受。「被公幹」的原因不一,通常是因為不想改變,或改變不了,就算知道為什麼被討厭,嘗試挽救也不一定能阻止。已經把所有的事都往最壞的地方想,可是還是會很失望、會感覺到疼痛;以為別人是在和你「開玩笑」,其實他們只把你當玩笑,被玩被笑。
所以我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有很深的感觸,尤其是作者在其中一個故事寫到的「被公幹守則」,第一條和最後一條,「你不用堅強的活下去,但你不可以被那群白痴逼死」;「要讓你決定你是誰,不要讓他們規定你要當誰」。面對被「孤立」和被「公幹」,無須過度壓抑隱忍,「保持沉默」不會讓事情過去,只會讓命運輪迴,如同德國牧師尼莫勒在小詩《當納粹逮捕共產黨人的時候》的結尾「已經沒有人能為我說話」。
或許,世界沒有絕對而真正的公平正義,「發聲」和「反抗」不見得能立即解決現況,但是看到這些「沒有好結局」的故事,我願意相信「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希望我們都能脫離詛咒,雖然人與人不一樣,但是「我」懂書中每一個作為主角的「你」,「我也被公幹了,你不是一個人」;我們都還活著,在有著雨雪風霜的曠野中,還能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