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閱讀心花開高中組作品賞」佳作 一起拾起文化的碎片
台北區
作者/青春博客來編輯室 2024-07-15
【高中組】佳作 胡珮暄|北一女中
一起拾起文化的碎片:台語心花開
記憶、語言、文化,跟著鄭順聰老師的腳步從餐廳走到市場、從城市走到鄉下,再從生活中走到這片土地,尋找它的根源之一——台語。
我的童年幾乎都是跟祖父母一起度過,台語十分「輪轉」,它是我的母語之一。然而上國中後台語在我生活中的份量漸漸降低,不知何時開始我跟祖父母對話時經常「躊躇」,無法用台語精確地表達我的想法:這道菜多新鮮、電視裡的新聞多人神共憤……。那種失落的感覺像一些很重要的東西在旅途中一個一個悄悄掉落,路途中感覺手中的行囊越來越輕,直到記得回頭望時,那些東西已經離我很遠很遠。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我宛若走回從前,沿路漫步,拾起那些被我遺忘的台語。雖然我對台文字比較陌生,但一旦跟著音標讀出聲音後便立刻回想起那個詞的意思、使用的時機和祖父母講台語的腔調,想起台語的「氣口」多麽道地獨特,想像它充斥在多少台灣家庭的日常記憶。一連串的喜悅成熟,沈澱後成為久久不散的感動。
台灣的鄉土語言不只有台語,而台語不啻為台灣最廣為使用的鄉土語言,因此文學、音樂、戲劇相當豐富。台語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YouTube 上「成大文學院院長王偉勇台語吟詩『將進酒』」使我被台語讀音之美震懾;有些時代小說讀起來若將對話從台語轉換成國語便有失風味,如賴和先生的作品。音樂與戲劇更不用說,台語創作近期蓬勃發展,儼然成了流行的一部分。書裡有句話將台語與聲調的關係描繪完全——聲調就是台語的旋律。屬於所有共享這個語言的人的旋律,抑揚頓挫,情緒飽滿充實,更可以從說話者的腔調知道他是宜蘭囡仔還是高雄郎,像是無形的身分證,不同的發音習慣也常常激盪出火花。
本書作者台文底蘊豐厚,文章文筆流暢,題材貼近生活,內容深入淺出,無論是熟能生巧的台文好手,或剛入門的學習者,皆能讀出趣味、收穫滿滿。對台語的認同就是一種對家鄉、群體與文化的認同形式,有一群人默默地為台語復興注入力量,在傳承與創新中創作出新生代的台語面貌,讓人人都能體驗台語帶來的「心花開」。 |